課后輔導暖童心 實踐育人助成長——鄉村振興中的“智志雙扶”行動
面對鄉村留守兒童課后學習缺指導、農業認知有短板的現實困境,湖南信息學院“燭光鄉行”志愿服務隊走進湖南常德雙橋坪鎮,以“智志雙扶”為抓手開展實踐活動。書桌前的駐點輔導筑牢知識根基,田野間的農耕實踐厚植鄉土情懷,廣場上的安全宣講守護成長平安,用青春力量回應鄉村兒童的成長期盼。
城鄉發展差異催生的留守兒童問題,藏在無數個“書桌前的迷茫”里。父母遠在他鄉務工,孩子們多由祖輩照料,不僅面臨課后作業無人輔導的學業難題,更缺少情感陪伴的成長關懷。“燭光鄉行”志愿者來到留守兒童小李家時,先遞上裝滿文具和書籍的愛心包,隨后便坐在書桌旁開啟專屬輔導。從數學公式的推導到語文課文的朗誦,志愿者耐心解答每個疑問,筆尖沙沙聲里,知識的種子在童心中悄悄發芽。
鄉村的田野是最生動的課堂。依托村集體農田與果園資源,志愿者帶著孩子們走進王大叔的果園,一場別開生面的農耕實踐課就此展開。大家蹲在田埂邊辨認果樹品種,跟著志愿者學習為幼苗搭建防曬網。“夏季強光會讓葉片灼傷,防曬網能減少光照、降低溫度,還能保持通風”,志愿者一邊示范一邊講解農技知識。孩子們在親手扶苗、綁繩的勞作中,既掌握了實用技能,更觸摸到鄉土的溫度,對家鄉的歸屬感在田間地頭悄然積淀。
暑期多雨時節,防汛防滑是鄉村安全的重中之重。活動尾聲,村委會廣場的涼棚下聚滿了老人和孩子,志愿者們在這里開展安全知識宣講。“汛期要多關注天氣預報,盡量少外出”“遠離低洼地帶和河道,見積水要繞行”“被困時往高處轉移,記得撥打求救電話”“家里要備好手電筒、飲用水等應急物資”,志愿者用通俗易懂的語言普及避險常識,叮囑聲里藏著對鄉村平安的深切牽掛。
此次雙橋坪鎮之行,志愿者們以實際行動踐行“智志雙扶”理念:書桌前的細致輔導,為孩子們點亮知識之光;果園里的實踐體驗,讓鄉土情懷扎根心底;廣場上的安全宣講,為成長之路筑牢防線。微小行動匯聚成溫暖暖流,點滴付出鋪就成長坦途。
鄉村振興的底色是人才振興,而守護童心成長是培育希望的起點。未來,愿更多志愿服務力量走進鄉村,讓知識的雨露滋養童心,讓鄉土的文化浸潤成長,讓安全的守護伴隨前行,為鄉村振興的明天培育更多向陽生長的“希望之苗”。
三下鄉推薦
- 溯千年文脈 傳紅色基因
- 2025年8月16日,曲阜師范大學"薪火傳校史"實踐隊走進濱州市博物館,開展紅色文化研學活動。隊員們依次參觀了歷史文化陳列、孫子文化專
- 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