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張語嫣曹晨何政)為深入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持續深化青年志愿者行動,湖南工商大學“望山”青禾志愿服務隊積極響應湖南省2025年“七彩假期”志愿服務項目號召,于7月中旬走進湘西州古丈縣白溪關村,開展了為期15天的實踐服務。服務隊以紅色傳承為魂、科技賦能為翼、生態實踐為基、安全守護為盾,為當地40余名留守兒童打造了一段充滿收獲與成長的假期時光。
紅色浸潤憶初心,科技賦能繪未來 服務隊深挖白溪關村周邊革命史料,將戰火中的通信兵、哨兵等故事改編成情景劇。青少年手持簡易道具演繹,稚嫩的動作里滿是對英雄的崇敬。VR技術更讓歷史場景“活”了起來——戴上設備,炮火聲與沖鋒身影交織,讓青少年仿佛置身當年的山嶺戰場,“原來紅軍真的在我們山上戰斗過”的感慨道出了紅色記憶的覺醒。
科技體驗成為連接過去與未來的紐帶。隊員們指導青少年用AI技術修復老照片,讓模糊的影像重煥光彩;用AI技術生成動態影像,讓美好憧憬具象化。
圖為服務隊隊員為當地青少年佩戴VR眼鏡
生態探秘悟共生,安全守護筑防線 田埂間的生態小課堂上,青少年分組認領觀測區,手持工具觀察記錄,用手抄報表達對生態的理解和守護家鄉的決心。“‘瓶’啟生態新篇”活動中,青少年將塑料瓶變成五彩花盆,種下綠植,貼上姓名標簽,傳遞環保理念。
安全守護如影隨形。法律課堂上,VR模擬的欺凌場景讓“大聲說不”成為共識;兩性教育用動畫與情景劇拆解成長困惑,“身體邊界”認知悄然建立;“向陽花伙伴計劃”中,青少年在承諾書上簽下名字,手拉手組成安全守護小隊;道路安全課的“交通標識連連看”、防溺水安全課的情景模擬,讓安全規則深植心間。
圖為“方寸探秘”活動現場
實踐成果展風采,童心筑夢向未來 “鄉村科技文化節”上,青少年的成果展示與文藝表演相映成趣。生態手抄報、手工紙橋、“水上花園”等作品,展現著對科學原理與自然生態的理解。文藝表演中,情景劇《烽火小英雄:雪峰山的號角》重現紅色歷史,土家族擺手舞傳遞鄉土風情,大合唱《在希望的田野上》等歌曲唱出對未來的憧憬。當最后一個音符落下,青少年捧著成果與表演道具合影時,眼中不僅有假期的喜悅,更透著“用知識改變家鄉”的篤定。
圖為“鄉村科技文化節”大合照
本次志愿活動以青春智慧激活鄉土資源,在留守兒童心中播下愛鄉興鄉的種子。談及假期收獲,孩子們的話語樸實而堅定:“這個夏天教會我的,是成長,更是守護家鄉的勇氣。”志愿服務的微光匯聚成炬,正悄然照亮鄉村教育振興的前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