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工業(yè)大學“點亮心夢”百千萬突擊隊赴東莞南城開展“流動兒童心靈守護計劃”實踐活動
2025年7月28日至8月1日,廣東工業(yè)大學國際教育學院“點亮心夢”百千萬工程實踐突擊隊赴東莞市南城街道宏遠社區(qū),開展為期5天的心理專項實踐活動。團隊聚焦社區(qū)流動兒童心理需求,通過定制化課程與互動實踐,為孩子們送去心靈滋養(yǎng) 致力于成為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守護者和引路人,也為基層兒童心理健康服務體系建設提供青年實踐樣本。
以數(shù)據(jù)為鏡:聚焦流動兒童心靈困境
宏遠社區(qū)作為外來人口聚居區(qū),不少孩子面臨“社交融入難”“情緒表達不暢”等困擾。“為什么別的小朋友好像都不喜歡和我玩?”在前期與宏遠社區(qū)的溝通中,一位留守兒童的疑問讓團隊成員深受觸動。作為外來人口聚居的典型社區(qū),宏遠社區(qū)的留守兒童群體普遍面臨環(huán)境適應、社交融入等心理困擾。關注到流動兒童群體的心理需求,活動擬以趣味心理課堂為主,構建流動兒童群體對心理知識從認識、認知到認同;以趣味活動為輔,推動心理知識入腦入心;以田野調查為引力,探究東莞南城街道宏遠社區(qū)流動兒童現(xiàn)狀及存在心理問題。
團隊緊扣7-9歲與10-12歲兒童心理發(fā)展特點,設計差異化課程:低齡段側重具象化情緒認知,高齡段聚焦深度疏導與成長引導,讓心理關懷更精準落地。
以心為橋:用真情叩開心靈之門
“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每日清晨,《國家》手語操的旋律在宏遠社區(qū)活動室里響起,既培養(yǎng)孩子們的愛國情懷,又借肢體互動消融陌生。團隊創(chuàng)新的“每日情緒卡片”,讓孩子們用圖畫或文字記錄心情,并于當日逐一留言回應,結營時集為“心靈成長日記”。
心理劇“小勇士的彩虹心”通過選角、排練動作互動,幫助內向的的孩子打破隔閡,11名內向的孩子主動加入組隊,笑聲逐漸填滿活動室。情緒模仿秀中,志愿者率先分享成長故事,帶動孩子敞開心扉。10歲的凱程哽咽著講述“總擔心被嘲笑口音”的困擾,在掌聲中重拾勇氣。
“羽你同行”環(huán)節(jié)更成為情緒釋放的出口,孩子們把煩惱化作羽毛球用力揮出,球兒飛出時的陣陣歡呼,成為課堂最動人的成長注腳。
以行踐諾:讓每顆童心都被認真對待
“星星信箱”是溫暖港灣,孩子們寫下“想爸媽陪過生日”“思念舊友”等心事,志愿者回信鼓勵,更一對一陪伴:陪想念家鄉(xiāng)的孩子用彩紙折出“家鄉(xiāng)地標”,幫膽怯者練習社交,讓每個小心愿都被認真對待。以“星星貼紙”和小印章獎勵每一次進步,使孩子們收獲“被看見”的力量。
科學與心理交融讓成長更豐盈:“螢火流星雨”實驗中,維生素B2的熒光驚艷孩子們,“火山噴發(fā)”實驗展現(xiàn)“變化之力”,“中國科技的星辰大海”課堂借衛(wèi)星發(fā)射與“碳中和”讓孩子們在科技探索中實驗厚植家國情懷。
結營儀式上,“生命樹計劃”作品展令人動容:孩子們在樹干畫下自畫像,用七色彩筆標注不同成長,同伴的祝福便簽化作“果實”掛滿枝頭。曾經(jīng)沉默的梓豪主動站上舞臺分享收獲,社區(qū)負責人感慨活動真正“走進了孩子心里”。
本次實踐活動圓滿結束,從信任建立到情緒疏導,從能力培養(yǎng)到家國浸潤,“點亮心夢”團隊用專業(yè)與真誠守護童心。接下來,團隊以期完成當前流動兒童心理健康現(xiàn)狀調研報告、心理微電影錄制、活動宣發(fā)等工作,并將持續(xù)打磨心理支教課程體系。讓流動兒童的心靈之光被更多人看見,讓青春在守護成長的實踐中綻放光彩。
(通訊員 鐘育廷 陳佳蕓)
三下鄉(xiāng)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