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夏天,三色謹三下鄉實踐隊走進向秀麗紀念館,開展了一場觸動人心的奉獻主題研學活動。隊員們在館內深入探尋向秀麗烈士的生平事跡,從她的成長足跡到英勇抉擇,每一段經歷都深深激勵著在場的每一個人。
走進向秀麗紀念館,向秀麗苦難的童年深深觸動著三色謹隊的隊員們。9歲為婢,12歲成為童工,再到1956年,她進入何濟公藥廠,從包裝工逐步成長為工會委員。陳列的舊工裝,無聲訴說著她以辛勤勞動詮釋“新生”的樸素人生。

在史料圖片與場景還原中,隊員們了解到向秀麗的英雄事跡。1958年,年僅26歲的她,在面對酒精火焰蔓延,即將引燃60多公斤金屬鈉的危急時刻,毅然撲向火流,用身體阻擋烈火。展墻上那句“別管我!快去搶救金屬鈉!”震撼著每一位隊員,讓大家真切感受到她在生死瞬間“扶危定傾”的巨大勇氣。

在向秀麗烈士雕塑前,隊員們駐足凝視,認真誦讀林伯渠同志的題詩,深刻體會其中對英雄的緬懷與頌揚。雕塑的莊嚴與題詩的厚重,共同構筑起一座精神豐碑,促使隊員們思考如何將責任與擔當融入青春實踐。來到黨旗前,面對鮮紅的入黨誓詞,內心澎湃。誓詞的每一字、每一句都深深烙印在隊員們的心中,讓大家更加堅定以行動詮釋奉獻的信念。


三色謹隊的隊員們還以向秀麗的故事為藍本,以“青春之火,永不熄滅”為主題創作思政微團課,并通過微信視頻號等平臺進行多平臺多渠道推送,促進紅色文化故事突破地域限制,觸及更廣泛的青年群體。
此次紅色研學活動,對三色謹隊而言,是一次精神洗禮。向秀麗短暫卻光輝的一生,為隊員們上了一堂生動的責任、奉獻與初心之課。她的精神將如明燈,照亮隊員們三下鄉的征途,激勵大家用青春和汗水服務鄉村,續寫新時代的奉獻篇章。

三色謹隊將繼續投身鄉村振興實踐,把對向秀麗烈士的崇高敬意轉化為實際行動,腳踏實地,服務群眾,在三下鄉工作中踐行奉獻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