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踐行“兩山”理念,探尋自然保護地及周邊地區生態保護與民生改善的協同路徑,2025年8月12至13日,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林學院赴西南山區自然保護地保護開發協同調研實踐團深入陜西省漢中市長青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周邊開展專項調研。
當地依托青山綠水及古鎮風貌,旅游業蓬勃發展。團隊深入華陽古鎮周邊的縣壩村、華陽街村進行實地走訪,村民們普遍表示了對保護野生動物的認同,但同時也坦誠反映了現實發展的訴求:野生動物活動偶發造成財產損失,如損毀莊稼、蜂箱等,加之保護區對農作空間的嚴格限制,客觀上影響了部分收入。村民反饋,政府的生態補償政策在落實過程中,存在補償標準未能完全覆蓋損失、補貼發放偶有延遲等情況。

對此,村委會工作人員表示高度重視:“協調保護與發展的關系,保障群眾切身利益,是當前工作重點。我們正積極向上反映情況,并探索多途徑幫助村民在遵守保護政策的前提下開拓增收渠道,力促各項惠農政策精準落地、發揮實效。”

"生態興則文明興,生態衰則文明衰",生態保護是實現高質量發展的根本前提和長遠大計;而保障好民生福祉,確保群眾在守護綠水青山中共享發展成果,是鄉村振興的內在要求和堅實基礎。此次調研為團隊理解“三生空間”協同發展提供了寶貴的基層樣本。實踐團成員表示,后續將認真梳理調研成果,力爭形成有價值的建議,為探索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民生改善相統一的發展新路貢獻青年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