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4日至13日,東南大學計算機科學與工程學院“云端繪夢”支教團隊匯聚了來自人工智能、漢語言文學、軟件工程等多個專業的優秀學子,他們帶著各自專業的智慧與熱情,跨越2000公里的漫漫征途,奔赴海南萬寧豐元小學。17名隊員深入課堂,教授語文、數學、英語等基礎課程,開設飛盤、籃球等特色體育課與拼豆、唱歌等興趣課程,用知識點燃希望之光,以愛心溫暖童心。團隊還組織了拼豆大賽和趣味運動會,并走村入戶開展家訪,在實踐中厚植教育情懷,書寫新時代青年的責任與擔當。
課前籌備,共筑鄉村教育夢 為讓教育幫扶精準高效地落地,東南大學“云端繪夢”支教團在前期便與豐元小學搭建起協作橋梁。團隊多次與方校長深入交流,細致了解當地教育現狀:孩子們基礎知識較為薄弱,科技視野也有待拓寬。基于此,團隊精心設計出“基礎夯實+興趣拓展”的課程體系,既鞏固語數外等學科基礎,又通過拼豆、飛盤、籃球等特色課程為孩子打開更廣闊的視野。
成員們充分發揮專業所長,群策群力,制定了涵蓋語文、數學、英語及興趣拓展的多元課程,并編印營員手冊,使教學更規范有序。教學計劃也經過反復打磨:從初識融合,到深入學習,再到成果展示,每一步都凝聚著“高校智慧”與“地方經驗”的合力,共同為鄉村孩子描繪出一幅承載希望的教育藍圖。
課堂耕耘,智啟鄉土新程
在語文課堂上,老師帶領孩子們走進《示兒》,于“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的悲憤詩句中感受陸游的愛國情懷,又共賞《泊船瓜洲》,在“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的細膩筆觸里體悟濃濃鄉愁;數學課堂將加減乘除巧妙融入互動游戲,讓孩子們在輕松氛圍中提升運算能力;英語課堂變為生動的生活場景,簡單對話此起彼伏,讓語言學習真正“活”起來。
與此同時,拓展課程開闊了孩子們的視野:人工智能課讓他們拼搭“班級共創小人”體驗AI繪畫,無線電科普課以“小樹搖晃”演示電波傳播原理;飛盤課訓練握盤與傳接配合,拼豆課拼出奇思妙想,樂理課引導從唱名到簡譜識讀,讓興趣成為成長的良師益友。十天的支教旅程在結課測驗中落下帷幕,語數外成績如一面鏡子映照著孩子們的蛻變,試卷上的每一道正確答案既是他們努力學習的印記,也是“云端繪夢”支教團辛勤耕耘的生動注腳,見證了教育幫扶的溫度與成效。
課外添彩,凝心聚力共成長
課堂之外,校園因趣味運動會和手工創意大賽而活力涌動:飛盤傳接賽凝聚默契,籃球接力賽點燃熱情,拼豆與搭車作品盡顯奇思妙想,讓孩子們在合作與創造中收獲歡樂與成長。
與此同時,支教團走村入戶,探訪子芊、樂樂等同學家庭,傾聽他們在困境中堅韌求學的故事,并與方校長深入交流,感受其二十余載扎根鄉村的執著與溫情。這些走訪不僅為課程設計提供參考,更促成家校信任與教育合力的深化。十天實踐中,隊員們也收獲良多:孩子們純真的求知欲讓他們重拾教育初心,隊員分享的“遠方”故事則為孩子們播下探索的種子。教學相長、情誼互融,正是這場雙向奔赴,讓支教成為一座承載希望與溫暖的“團結橋”。
結營禮頌,逐光同行啟新程 最后一日的結營儀式,既是十日支教的總結,更是新的序章。結課測驗的答卷鐫刻著成長的足跡,孩子們遞上的紙條寫滿對老師的眷戀;方校長表揚進步學子,東南大學計軟智學院團委副書記寄語未來,學生代表的真摯發言更讓現場暖意涌動。合影定格下東大校徽與燦爛笑臉的交相輝映,成為青春攜手共進的美好注腳。這十日支教并非終點,而是校地協同的新起點。東南大學“云端繪夢”支教團以行動為鄉村教育點亮長明燈,匯聚起跨越山海的深情與力量。未來,他們將以知識為墨、以同心為筆,在鄉村振興的壯美畫卷上繼續書寫青春的激昂與夢想的絢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