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共產黨第二十屆中央委員會第三次全體會議勝利閉幕之際,曲阜師范大學數學科學學院“新麥場精神“實踐隊,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國式現代化的基礎性、戰略性支撐。”的重要論述精神,依托數學拔尖創新人才培養基地和全國本科生樣板黨支部的堅實基礎,組織學生立足學科濃厚歷史底蘊和文化傳承,以“教育家精神”“科學家精神”為導向、以傳承“公社數學精神”為目標,于7月19日到“全國文明村”曲阜北元疃村深入開展暑期社會實踐活動。
圖為曲阜師范大學數學科學學院新麥場精神實踐隊合影。中國青年網通訊員 韋寧 攝
黨建引領,培根植基,激發鄉村振興”新引擎“
北元疃村先后榮獲“全國文明村”“濟寧市文明示范村”“先進基層黨組織”“省級村務公開民主管理示范村”“山東省先進基層黨組織”等榮譽稱號,村里條條都是文明街,家家都是文明戶。在這里,實踐隊員有幸拜訪了全國十佳農民、山東省第十三屆人大代表、山東省勞動模范、北元疃村支部書記——張佃壯。在村會議室,張佃壯熱情向隊員們介紹了北元疃村近年來在黨建引領、鄉村治理、經濟發展等方面取得的顯著成績。隨后,在黨支部聯學活動中,他帶領全體成員深入學習了《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并以北元疃村堅持黨建引領移風易俗的生動案例,闡釋了“帶好農村的隊,要靠過硬的班子”的重要性,讓實踐隊員深刻認識到只有基層黨組織堅強有力,黨員干部勇于擔當,鄉村振興才會蹄疾步穩。另外,張書記還結合北元疃村被教育部語言文字應用管理司選定為鄉村語言文字高質量發展先行試點對象的鮮活生動案例(這一殊榮在全省范圍內僅授予了四個村莊),深刻闡述了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國共產黨第二十屆中央委員會第三次全體會議上的重要講話精神。他強調,教育是國之大計、黨之大計,只有不斷加強教育投入,提高教育質量,才能為村莊培養更多優秀人才,為鄉村振興注入源源不斷的內生動力。
圖為張書記為實踐小隊講解《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中國青年網通訊員 韋寧 攝
文化鑄魂,補鈣強筋,繪就美麗鄉村“新藍圖”
在村史館,實踐隊員深入了解了北元疃村從昔日臟亂差窮村到如今生態文明村的蛻變過程。認識到了北元疃村以“文明是立身之本,孝賢是元疃之魂”的治理理念,走出了一條獨具特色的鄉村治理新路徑。張佃壯向實踐隊員介紹了村里的治理經驗,他強調,濃厚的儒家文化是鄉村治理之魂,村里每年都會開展“孝賢家庭”“好媳婦、好婆婆”“十星級文明戶”等先進典型評選活動。此外,村里還定期舉辦曬被子活動,通過被子的對比來看這家老人是否住得干凈、住得舒服,以此來驗證子女的孝心和關愛是否真正落到了實處。在景泰文化廣場,實踐隊員參觀了“二十四孝孝賢文化長廊”,“好家風·笑臉墻”,深刻感受到了孝道文化在北元疃村的深厚底蘊。實踐小隊還專門拜訪了一位笑臉墻上的村民大娘,她表示,村里的六十歲以上的老人享受多項免費福利,如喝水、理發、洗澡、搓澡等,村委切實將好處落實到老百姓身上,讓村民獲得了實實在在的幸福感。

圖為實踐小隊參觀“好家風·笑臉墻”。中國青年網通訊員 韋寧 攝
科技強根,添智提質,解鎖惠農強農“新密碼”
張佃壯表示“走好致富的路要靠特色的產業”,“引進項目是發展壯大集體經濟的源頭活水”。原來這片土地主要是用來種植小麥、玉米等農作物,經濟效益低,村民收入低。在2017年,村里引進山東百譽農業科技園項目,堅持走科技創新道路,致力于推動農業科技創新與產業升級,現已初步形成以百譽農業為核心的生態農業觀光旅游、林果、食用菌、養殖于一體的優質生態農業產業鏈。如今的百譽農業科技公司本著“綠色、高效、生態、可持續發展”的理念,推出了一系列新型實用技術,例如溫室果蔬病害物理防治系統,大大減少了農藥的使用,提升了農業產業的科技價值和綠色環保節能價值。此外,百譽農業科技公司積極參與援疆計劃,運用沙培與水肥生態循環技術,融合5G+物聯網+大數據+云計算技術對園區進行數字化管理及運營,實現了戈壁建大棚,荒灘變菜園的夢想。
圖為百譽農業科技園相關負責人為實踐小隊講解科技助農相關知識。中國青年網通訊員 韋寧 攝
本次社會實踐活動,不僅是實踐隊員認真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國共產黨第二十屆中央委員會第三次全體會議上的重要講話精神的生動縮影,也是引導數學學子用所學知識指導農業生產、強化專業本領,學思用貫通、知信行統一,映照曲師大數學人服務“國之大者”的初心,引領新時代青年學以為民的重要舉措。接下來,實踐小隊將繼續傳承老一輩數學人,在黨的教育方針指引下,“走出校門求合作,面向生產找課題”的躬耕實踐精神,加強“基礎研究”的使命責任,主動走進“田間地頭”,融入“人間煙火”,從文化中找思路,從實踐中解難題,在中華大地上書寫“知識強國”的論文, 奮力書寫為中國式現代化挺膺擔當的青春篇章。
(通訊員:王毓芝 韋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