倡導文明旅游,守護歷史記憶——探尋民族文化博物館之旅 為了了解馬邊彝族自治縣的歷史建筑,增強對當地文化的認知和保護意識。2024年7月15日,四川衛生康復職業學院護理學院“花季衛士”志愿服務隊的十名成員和指導老師吳曉博、鄧燕前往了樂山市馬邊彝族自治縣開展文明旅游暑期實踐,深入探訪了當地的歷史建筑以及煙峰鎮民族文化博物館。此次實踐旨在挖掘和傳承馬邊彝族自治縣的獨特文化,促進文明旅游的發展。
馬邊彝族自治縣,這片位于四川盆地西南邊緣的神秘土地,承載著豐富的歷史和獨特的民族文化。實踐團隊懷著對未知的期待和對文化傳承的責任,踏上了這段意義非凡的旅程。初入馬邊便被其壯麗的自然風光所吸引。層巒疊嶂的山脈、清澈見底的溪流,仿佛一幅美麗的山水畫卷。在當地向導的帶領下,首先來到了一座古老的彝族碉樓。這座碉樓屹立在山巔,歷經歲月的洗禮,依然展現出其雄偉的姿態。“這座碉樓見證了彝族人民的歷史變遷,它不僅是一座建筑,更是一種精神的象征。”向導深情地介紹道。隊員們紛紛拿起手中的相機記錄下這珍貴的一刻。

(古老的彝族碉樓,四川衛生康復職業學院花季衛士志愿服務隊供圖)
離開碉樓,實踐團隊來到了煙峰鎮民族文化博物館。這是一座古老的廟宇,廟宇的建筑風格獨特,大多采用傳統的土木結構,屋頂覆蓋著青瓦,墻壁上繪有精美的彝族圖案。飛檐斗拱,雕梁畫棟,能在廟宇中感受到了一種莊嚴肅穆的氛圍。這座博物館展示了馬邊彝族自治縣豐富的民族文化遺產,包括傳統服飾、手工藝品、宗教用品等。隊員們在博物館中流連忘返,認真聆聽著講解員的介紹。“這些民族文化遺產是我們的瑰寶,我們一定要好好保護和傳承下去。”隊員李睿秋感慨地說道。志愿者們在館內組織進行文明勸導,提醒游客遵守秩序、愛護環境、尊重文化等,對不文明行為進行及時制止和糾正,引導游客自覺養成文明旅游的習慣,引導人們樹立正確的旅游觀念。

(志愿隊隊員與傳統服飾合影留念,四川衛生康復職業學院花季衛士志愿服務隊供圖)
實踐團隊在活動過程中與當地的少數民族同胞進行了交流。博物館館長詳細介紹了馬邊彝族自治縣歷史建筑和民族文化的發展歷程、保護現狀以及面臨的挑戰。隊員們認真傾聽并積極提問,與專家們進行了深入的探討,深知此行的重點是探尋這里的歷史建筑和民族文化。為了更好地了解當地居民對歷史建筑和民族文化的認知和態度,實踐團隊開展了問卷調查和訪談活動。通過與居民的交流發現大部分居民對本地的文化有著深厚的感情,但由于缺乏保護意識和相關知識,一些歷史建筑和文化遺產面臨著損壞和失傳的危險。針對這一問題,實踐團隊決定開展一系列的宣傳和教育活動。在當地的學校和社區舉辦了講座,向居民普及歷史建筑和民族文化的重要性。

(宣講后志愿者與學生合影,四川衛生康復職業學院花季衛士志愿服務隊供圖)
最后組織團隊成員對實踐活動進行總結,回顧實踐過程總結經驗教訓,紛紛分享了自己在這次實踐中的收獲和體會。通過這次活動同學們深刻地認識到了保護歷史建筑和民族文化的重要性。作為新時代的大學生,有責任和義務為傳承和弘揚優秀傳統文化貢獻自己的力量。整理實踐資料,包括調查問卷、宣傳資料、影像記錄等,撰寫實踐報告。將實踐成果向馬邊彝族自治縣相關部門反饋,為當地的文明旅游工作提供參考和建議。通過社交媒體、校園網站等渠道,宣傳實踐成果,擴大活動影響力。此次文明旅游暑期實踐活動,不僅讓實踐團隊深入了解了馬邊彝族自治縣的歷史建筑和民族文化,更增強了社會責任感和文化自信。相信在未來,他們會將這份責任和熱情傳遞給更多的人,讓更多的人關注和保護這些珍貴的文化遺產。
(團隊集體合影,四川衛生康復職業學院花季衛士志愿服務隊供圖)
作者署名:
四川衛生康復職業學院
李睿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