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條路
我家住在大自然小區。
出東門、橫穿馬路,就到了鳳湖公園。
公園的面積很大,大大小小的涼亭、小橋、流水不計其數,還有許多小路縱橫交錯、周而復始,讓人感覺似乎沒有盡頭。
就在前不久,一個煙雨蒙蒙的清晨,向來以“路癡”聞名的我,在公園轉來轉去竟然迷失了方向,越轉越糊涂。正在郁悶間,猛一抬頭我看見前面一座長長的橋,橋上是一條公路,只見南來北往的都是車。誠惶誠恐地從橋下橫穿過去。到了另一邊,眼前便不再是公園的場景了。
在我的右邊有一條小河,河邊一條彎彎曲曲的小路,鋪著地毯,圍著欄桿,像萬里長城一樣連綿不斷地不知通向何方。強烈的好奇心驅使我踏上了那條神秘的河邊小道。
剛踏上兩級臺階,只見地毯上出現了“秋分”兩個字;再走了沒幾步,又出現了“白露”兩個字,然后是“處暑”、“立秋”……直到“立春”。
也不知走了多少路、過了幾座橋,走著走著竟然到了風景秀麗的鳴山文化走廊,這感覺讓我想起陸游那膾炙人口的詩句——山重水盡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從那以后,那條小路便成了我散步最喜歡走的一條路。
我喜歡那條鋪著地毯的小路,不只是因為路旁有小河伴行,也不只是因為路的盡頭那有著深厚文化底蘊的、風景秀麗的鳴山村。最讓我深愛著的還是地毯上那24個節氣中的16個,從立春到秋分,這條路上沒有冬天!
校園文學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