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全會精神,展望時代新篇
近日,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如春風般吹遍校園,從思政課堂的熱烈討論到圖書館里的文獻研讀,從主題班會的思想碰撞到校園廣播的專題解讀,我們大學生群體正以飽滿的熱情,深入學習全會精神,在青春的賽道上找準時代坐標,凝聚奮進力量。
作為一名大三學生,初次接觸全會文件時,我曾擔心其中的理論表述過于抽象。但隨著學習的深入,尤其是在思政老師結合校園生活與社會熱點的解讀下,全會精神逐漸變得鮮活而具體。全會提出的“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強化創新驅動發展”“增進民生福祉”等重要部署,看似宏大,卻與我們的學習、生活乃至未來發展息息相關。
在專業課學習中,我對全會強調的“科技創新”有了更深的體會。我們專業近期正在開展一項關于人工智能在環保領域應用的課題研究,起初團隊因技術瓶頸一度陷入停滯。學習全會精神后,大家重新振作——全會提出“加強基礎研究和原始創新,強化企業科技創新主體地位,促進產學研深度融合”,這讓我們意識到,不能只局限于實驗室,要主動對接行業需求。于是,我們通過導師聯系到本地一家環保科技企業,帶著研究中遇到的問題上門請教,不僅獲得了技術指導,還爭取到了聯合研發的機會。這次經歷讓我明白,全會倡導的創新精神,正是要我們打破“象牙塔”思維,將知識學習與實踐創新緊密結合。
校園活動中,全會精神也成為我們行動的指引。學院組織的“鄉村振興實踐團”近期正在籌備暑期支教與調研活動,以往我們更多關注課程輔導,而今年結合全會提出的“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我們重新設計了活動方案:除了常規支教,還計劃開展“鄉村數字素養提升”課程,教村里的老人使用智能手機查農技知識、線上就醫;同時調研當地特色農產品的銷售困境,嘗試通過直播帶貨、電商平臺推廣等方式,為鄉村發展出一份力。在籌備會上,同學們踴躍發言,有人提出設計農產品文創包裝,有人主動承擔直播腳本撰寫,大家都想把全會精神落到實實在在的行動中。
在班級主題班會上,我們圍繞“青年在中國式現代化中的使命擔當”展開討論。有同學分享了自己參與“西部計劃”的學長學姐的故事,他們放棄大城市的工作機會,扎根基層,在教育、醫療等崗位上奉獻青春;也有同學談到,要努力學好專業知識,未來投身芯片研發、生物醫藥等“卡脖子”領域,為國家科技自立自強貢獻力量。這些討論讓我深刻認識到,作為新時代大學生,我們的個人理想與國家發展緊密相連,全會精神為我們指明了奮斗方向——既要仰望星空,樹立遠大理想;更要腳踏實地,練就過硬本領。
學習全會精神不是終點,而是新的起點。今后,我將把全會精神融入日常學習生活:在課堂上認真鉆研專業知識,積極參與科研創新項目;在校園里主動參與志愿服務,踐行社會責任;在假期深入基層實踐,了解國情民情。我相信,只要我們每一位大學生都能以全會精神為指引,把青春的熱血融入時代的洪流,就一定能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偉大征程中,書寫屬于我們這一代人的青春華章,共同展望更加美好的時代新篇!
校園新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