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九個烈士紀念日來臨之際,一場別開生面的愛國主義教育宣講活動在陜西省安康市漢濱初級中學成功舉行。2025年9月30日,長安大學一支由退役大學生士兵主導的志愿團隊,巧妙融合親身經歷、老兵故事與人工智能創意文創,為數百名七、八年級師生帶來了題為“憶崢嶸歲月,傳承紅色抗戰精神”的沉浸式課堂,現場莊重而反響熱烈。
戎裝經歷訴說家國擔當,真情實感激蕩青春共鳴
活動伊始,團隊隊長以其“從校園到軍營,再歸校園”的獨特成長軌跡為主線,深情講述了部隊生涯對體能極限的挑戰、對意志品質的磨礪以及對價值觀念的重塑。“正是在那片綠色的營盤里,‘犧牲’與‘奉獻’不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訓練場上滴落的汗珠,是深夜哨位上守護的萬家燈火,讓我深刻理解了今日和平的厚重基石。”她樸實而真摯的分享,瞬間拉近了與在場學生的距離,引發了陣陣由衷的掌聲,點燃了學子們心中的崇軍報國之志。
口述歷史還原烽火歲月,英雄形象植根少年心田
宣講環節,團隊成員化身歷史講述者,傾情分享了多位抗戰老兵與和平守衛者的親身經歷。從抗日戰爭的烽火硝煙到建設時期的默默奉獻,宣講員們通過飽含深情的敘述與生動傳神的細節,將那段充滿信仰與犧牲的崢嶸歲月鮮活地再現在師生面前。臺下,學生們凝神靜聽,神情隨故事起伏,時而陷入沉思,時而眼含敬意,對歷史的求知欲與對英雄的景仰之情在眼神交匯中自然流露。
AI賦能創意互動,紅色基因煥發時代光彩
互動環節將現場氣氛推向高潮。學生們踴躍提問,內容涵蓋軍旅生活的點滴細節到歷史事件的深入探尋。團隊不僅一一細致解答,更現場展示了運用人工智能技術生成的老兵動漫形象,并派發了以此為核心元素設計的系列文創產品,如帆布包、書簽、活頁本、明信片等。這些融合了科技感與藝術性的禮品備受學生青睞,爭相舉手領取。科技手段的巧妙運用,使紅色歷史與精神跨越時空,以更親切、更富趣味的形式觸達年輕心靈。
育人成效顯著,紅色火炬期待接力傳承
漢濱初級中學的教師們對此次活動贊譽有加,認為這“是一堂突破傳統、極具感染力的愛國主義教育實踐課,它讓教科書中的歷史變得可觸可感,讓英雄人物更加有血有肉,對塑造學生的價值觀具有深遠意義。”長安大學團隊成員亦深感使命在肩,他們表示,作為紅色故事的傳播者與老兵精神的傳承人,看到學生們眼中被點燃的星火,一切努力都意義非凡。此次漢濱初中之行,是長安大學“走進中小學校園”系列活動的延續。團隊計劃未來將這一融合科技與人文的創新模式帶至更多校園,讓愛國主義的旗幟在新時代青年手中高高飄揚,代代相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