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網報,大學生社會實踐新聞投稿平臺

《黃帝內經》徵四失論的智慧之道

    2025-08-10    閱讀:
    來源:曹雨露
“歲月騖過,山陵侵遠”,時代的浪潮襲卷而過,裹挾著職業變遷的前景向多元化趨勢進發,傳統職業有些許消失,新興職業層出不窮,站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時代潮頭,身處學術殿堂的中醫學子,應在中醫藥典籍的指引下,不斷探尋中醫藥藏書文化特色。《黃帝內經》是以對話的形式向讀者闡明醫理,這部經典距今成書已有五千余年的歷史,是傳統醫學四大經典著作之一,也是中國最早的醫學典籍,是中醫學的奠基之作,更是世界上第一部關于生命的百科全書。

接下來,我們將以故事的形式重啟《黃帝內經》,帶領大家挖掘其中的智慧,一同找尋指引現代生活的啟示。

關于《黃帝內經》的流傳有這樣一種說法,據說它曾在我國失而復得,而這得益于一位唐代高僧——鑒真大和尚。這鑒真和尚是一位中日友誼的締造者,他為了出使日本做出了非常大的努力和犧牲,甚至最終雙目失明。到了晚年他終于成功地度過了太平洋,到達琉球半島,也就是如今的日本,同時他把中國的許多東西傳播了過去,其中便有《黃帝內經》。后來或許是因為當時的日本與朝鮮同為中國的附屬國,通過他們之間的交易,日本很可能又將《黃帝內經》傳遞給了朝鮮。

到了宋朝時期,中國在重新整理《黃帝內經》時發現缺失甚多,其中《素問》只剩些許內容,而《靈樞》早已全部遺失,這時大家才察覺到中醫典籍丟失的嚴重性。那這可如何是好呢?又該去哪里找尋呢?

回望那時,朝鮮是中國的附屬國之一,相較而言,在朝鮮人眼中,中國是一個相當大的國家,治理國家的能力也是令他們欽佩,便一直想要學習中國的治國之法。當聽說中國想要尋回《黃帝內經》全本,他們認為機會來了,便向中國提出要求,用中國的治國之法與《黃帝內經》進行交換。

但這時,大學士蘇東坡堅決反對道,《黃帝內經》本就屬于中國,怎能以此為交換的憑借。然而,在皇帝與大臣們一番激烈討論之后,覺得蘇東坡的想法不能體現大國的胸懷,認為中國作為大國當然可以滿足朝鮮的要求,最終同意交換,把《黃帝內經》換回了中國,也有了我們今天能夠看到的全本《黃帝內經》。

相傳在遙遠的古代,黃帝與雷公曾有過這樣一段深入人心的對話。

黃帝曰:夫子所通書,受事眾多矣。試言得失之意,所以得之,所以失之。

雷公對曰:循經受業,皆言十全,其時有過失者,請聞其事解也。

帝曰:子年少,智未及邪,將言以雜合耶。夫經脈十二、絡脈三百六十五,此皆人之所明知,工之所循用也。所以不十全者,精神不專,志意不理,外內相失,故時疑殆。

黃帝將這四方面稱為“徵四失”,并將其作為中醫學術研究的重要課題,經過后世編撰,進而形成了《黃帝內經·徵四失論》。

而在唐朝時期,有這樣一位中醫典范,他用畢生行醫之道印證了此徵四失論。

探賾醫理,陰陽逆從

孫思邈,這位在中國古代醫學史上赫赫有名的醫師,畢生致力于醫學與百家學說的鉆研。他穿越時光的塵埃,如同一顆璀璨的星辰,在醫學的天空中熠熠生輝。歲月如歌,百年如夢,孫思邈的智慧如同陳年的佳釀,愈發醇厚。

在他的百歲高齡之時,他的醫術已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境地,形成了一套精辟獨到的醫學理論。他深信,大自然如同一位慈祥的母親,孕育著四時五行,寒暑交替,萬物生長,這一切都有其內在的變化規律。

而人體,作為大自然的一部分,同樣遵循著這樣的規律。五臟六腑,呼吸吐納,都在微妙的平衡中維持著生命的律動。然而,當這種平衡被打破,陰陽失調,疾病便會乘虛而入。

孫思邈認為,醫生的職責便是調節和把握這種平衡,用藥物、針灸等手段,引導身體回到健康的狀態。他說:“良醫導之以藥石,救之以針劑,圣人和之以至德,輔之以人事。故形體有可愈之疾,天地有可消之災。”

孫思邈從不迷信鬼、神、天,他反對宿命論,堅信人的命運并非完全由天定。他認為,只要人們善于“妙解”和調理自己的身體,就能防止疾病的發生,掌握自己的命運。

他的這些理論,在當時的中國古代醫學史上堪稱全新的科學理論,為后世的醫學發展提供了寶貴的啟示。孫思邈的智慧和勇氣,讓人們看到了醫學的無限可能,也為人類健康事業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我們從孫思邈妙解陰陽的角度講述了陰陽逆從的重要性。知道只有順應自然,調理身心,才能達到健康長壽的目標。

有如《黃帝內經·陰陽應象大論》言:“陰陽者,天地之道也,萬物之綱紀,變化之父母,生殺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故積陽為天,積陰為地。陰靜陽躁,陽生陰長,陽殺陰藏。陽化氣,陰成形。寒極生熱,熱極生寒;寒氣生濁,熱氣生清;清氣在下,則生飧泄,濁氣在上,則生䐜脹。此陰陽反作,病之逆從也。”

對于行醫者來說,便是診斷疾病時,首先要辨別陰陽,用陰陽來認識醫學的具體問題,故曰“治病必求于本”。

這種智慧,放眼現在依然具有深遠的教育意義。在快節奏的現代生活中,人們往往忽略了養生的重要性,導致身心疲憊,疾病纏身。因此,我們理應借鑒古人的養生智慧,關注身心健康,追尋更加幸福的生活。

深耕細作,積德累功

由于長安有周、秦、西漢等先后多個朝代在此建都,所以在孫思邈定居京城長安期間,城內保存了許多豐富的經典古籍,他得以接觸到大量的宮廷古籍珍藏,飽覽醫學經典著作。孫思邈走進書庫,大開眼界,他“忘寢與食,討幽探微”,盡情地吸取文、哲、史、醫等各方面的豐富知識。而這一時期的讀書生活,也對孫思邈日后所取得的輝煌成就帶來了極大的裨益。

孫思邈曾說:凡欲為大醫,不僅要熟讀醫學著作,還要涉獵群書,精通《莊》、《老》、《周易》、天文地理、五經三史等。當然,孫思邈也以本身孜孜不倦的治學精神實踐了自己的上述觀點。

這是在向大家強調學術求精的重要性,“揭天地以趨新,負山岳以舍故”,如今社會生活疾速變遷,醫學領域的知識更新速度飛快,科技進步引發新一輪人工智能的熱潮,專業人士以此預測傳統職業不斷消亡的時間年表,技術對人工的可替代性 固然能擠壓 低素質勞動力 和 機械呆板工作從事者 的發展空間,但我們相信,當我們做到精益求精,因人施治、對癥下藥的中醫,永遠不會被冰冷沉默、不近人情的機器所替代。

我們要保持對新知識的渴望和追求,時刻關注最新的研究成果和臨床實踐經驗,將其應用到實際工作中。例如,通過參加學術會議、閱讀專業書籍和論文等方式,不斷拓寬自己的知識視野,提高自己的專業水平。

另外,我們還要注重實踐經驗的積累。積極參與臨床工作,通過實踐不斷磨練自己的技能和判斷力。同時,我們還要善于總結和反思,從每一次的理論與臨床實踐中汲取經驗教訓,不斷完善自己的醫療技能和服務水平。

了解學習了藥王孫思邈的醫理與習醫要點,我們再來一同看看在孫思邈的行醫過程中,他是如何以人為本,關愛患者,發揮高超醫術、展現高尚醫德的呢?

三因制宜,本盛末榮

貞觀初年,唐太宗李世民在一次抵御外寇入侵的征戰中,被敵軍困于一座山頭上。他在山上的水潭飲水時,由于體困頭暈,把頭上所戴龍紋玉飾映在水中的倒影誤看成一條小蛇,之后總疑心自己飲水時吞下了這條“小蛇”。待班師回朝后,他越想越覺得惡心,進而嘔吐,竟成疾病。宮中太醫用藥幾劑,均不能愈。魏征又請來孫思邈為他診治。孫思邈見唐太宗面無病容,腹中并無異物,便苦苦思索道,若當真有蛇吞進肚子,癥狀應更嚴重,但實則不然,應是唐太宗因幻覺而憂惑,實為心理疾病。于是他先開了安神之藥,然后拿來唐太宗出征時戴的帽子,又叫人打來一盆水,再請唐太宗一看。唐太宗在盆水中一看龍紋倒影,恍然大悟,自此疑慮消除,疾病自然得愈。

此篇故事講述了三因制宜的重要性,即因時、因地、因人。若醫生醫術不精,不能在診察時準確判斷患者所患疾病的病情與病因,反而會導致患者病情加劇,延誤治療的最佳時機甚至危害患者的生命安全。如《靈樞·終始》中所告誡的:“粗工勿察,是謂伐身,形體淫泆,乃消腦髓,津液不化,脫其五味,是謂失氣也”,如若因為沒有認真診察患者病情便隨意治療而導致患者身體遭受損傷摧殘,使患者正氣耗損、腦髓消耗、真氣耗散的醫療失誤是為醫者應該堅決杜絕的。

治病求本,涂歌邑誦

相傳,唐朝時期長安城內有幾個富翁同時身患一種奇怪的疾病,只見腳與小腿日趨浮腫,渾身肌肉酸痛麻木,身倦乏力,眾醫診治均束手無策,急忙請來孫思邈診治。但經藥石下肚,仍不見轉機,孫思邈難揭其謎,終日甚感不安。

有一天,嚴太守恰患此病,也請了孫思邈診治。為了查明病因,他住進嚴府中仔細觀察了十幾天,只見嚴太守的貼身家仆也同樣精神萎靡不振,下肢浮腫,僅僅癥狀較嚴太守輕些。孫思邈仍百思不得其解,他又到廚房內調查,廚師說嚴太守不喜大魚大肉,而對糧食精制極其講究,發現太守只將反復加工 精碾細磨后的米面作為主糧。

隨后孫思邈又去拜訪了其它幾位同樣癥狀的富翁,發現他們同樣喜食精糧。這時孫思邈便領悟到了其中玄妙,他立即建議嚴太守將每日主食全改成粗糧糙米,再用細谷糠、麥麩皮煎水服用。半月之后這疑難奇病竟奇跡般地痊愈了,所有病人精神好轉,浮腫消退。消息一經傳出,長安城內外皆是震驚,無人不贊揚孫思邈當真是天下神醫!

孫思邈將謎揭穿,用食療成功治愈了 因精糧引起的“腳氣病”,此案在他潛心編寫的醫學巨著《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中也有詳細的記載。值得一提的是,這《千金要方》中收載有果實、蔬菜、谷米、鳥獸共計154種食物和性味、功能及主治病癥的內容,最先提出用食物治病的科學理論,為傳統醫學“食療法”的發展奠定了基礎,也為我們如今生活當中制作養生菜肴作出了指示。

此篇故事講述了治病求本、詢問病人生活習慣的重要性。治病求本,是醫者對待疾病的根本態度。在中醫的理論中,治病并非僅僅消除癥狀,更要深入病灶,尋求疾病的根源,從而達到根治的目的。這就要求醫者在診斷時,需全面、細致地了解病情,抓住疾病的主要矛盾,從而找到治療的關鍵。在治療過程中,醫者要靈活運用各種治療方法,針對病因進行治療,以達到根治疾病的目的。醫生需要全面了解病人的身體狀況和生活習慣,才能做出準確的診斷和治療方案,真正地幫助病人恢復健康。

如今,人們往往忽略當下病情與既往史之間聯系的重要性,對自身病情誤判進而導致病情惡化的發生率逐年上升。因此,我們更應該借鑒古人的預防智慧,關注身心健康,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實現“涂歌邑誦”,即讓患者在病痛中解脫出來,恢復健康的生活。

大家也都明白,文化是一個國家永恒的積淀,沒有一種文化應該在歷史當中走向沒落,《黃帝內經》作為中醫藥文化的經典載體亦是如此,它的智慧不僅適用于古代,更具有無限的現代價值。然而在現代醫學飛速發展的今天,我們與《黃帝內經》這部醫學瑰寶的距離似乎很是遙遠,社會的關注度與普及度遠遠不夠。但這古老的中醫智慧從未堙滅,它依然閃耀著璀璨的光輝,持續為我們指引著健康生活的方向。

現存的《黃帝內經》主要有梁·全元起 注本、隋·楊上善 注本、唐·王冰次 注本、宋·林億等 校注本、宋·史崧 校注本、二十四卷本 系統、十二卷本 系統、其他版本 系統等諸多版本。揆諸當下,科技的飛速發展如何與古老的文化有機結合可能是一個難題,這不僅之于中國,對于世界上任何一個擁有歷史的國家亦是。作為新時代青年,更作為中醫學子,我們更應肩負起保護中醫古籍與傳承中醫文化的責任。但道阻且長,這需要我們未來不懈的探索,或許答案就藏在那一本本古籍藏書之中呢?

    掃一掃 分享悅讀
大學學習推薦
  • 有關教研活動總結集合
  • 本學期,我們組織全體英語教師認真學習新課程標準有關學習材料,進一步提高全體教師的思想認識,加強師德修養,樹立忠誠教育事業的信念
  • 07-30
  • 幼兒園教研活動總結2025范文
  • 我園從完善組織建設,健全各項制度,加強教育培訓,強化業務技能,加強檢查指導,抓好細節管理,定期總結反思,開展豐富的活動,創新常
  • 07-30
大學生網報©版權所有 鄂ICP備2022010258號-8
主站蜘蛛池模板: 欧美xxxxxxxxxx黑人| 亚洲AV无码成人网站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在线网址| 被公侵犯肉体中文字幕| 日韩精品欧美激情国产一区| 国产第一页福利| 亚洲三级在线看| 国产喷水在线观看|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国语自制| 国产性猛交╳XXX乱大交| 九九久久精品国产AV片国产| 91免费国产在线观看| 日韩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人成精品免费视频| 中文字幕视频在线| 精品无码成人久久久久久| 年轻人免费看电影网站| 免费国产在线视频| 99ri在线观看| 欧美成人看片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99久久久久久董美香| 亚洲av中文无码乱人伦| 高清伦理电影在线看| 日本一卡2卡3卡4卡无卡免费| 四虎永久在线精品国产免费 | 亚洲av成人综合网| 黄瓜视频有直播的不| 日本不卡高清中文字幕免费| 啊灬啊灬别停啊灬用力啊在线观看| 一级毛片女人18水真多| 男人桶女人30分钟完整试看| 国产麻豆成av人片在线观看| 亚洲人成色77777在线观看| 麻豆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收集最新中文国产中文字幕| 免费看黄色一级| 9277手机在线视频观看免费| 校霸把学霸往死里做| 国产亚洲欧美日韩在线看片 | 久久精品中文字幕| 美女张开腿黄网站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