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四川農業大學草業科技學院“索瑪花開”實踐隊走進涼山彝族自治州雷波縣黃瑯鎮,開展了一場集兒童關愛與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推廣于一體的雙主題實踐活動。隊員們發揮草業科學專業特長,將推普工作融入趣味課程與非遺體驗,在陪伴兒童成長的同時,為他們搭建起通向廣闊世界的語言橋梁。
推普嵌入課堂,實現語言知識雙提升
在為期七天的活動中,普通話推廣貫穿始終。21日至22日上午的作業輔導課上,隊員們一邊耐心解答課業問題,一邊用標準普通話與孩子們交流,糾正發音、豐富詞匯,讓輔導過程成為生動的語言實踐。
(圖為實踐隊員輔導學生作業)
下午的活動形式多樣。在“小草大學堂”里,孩子們在隊員指導下播種草種,同步用普通話學習土壤結構、根系固土等科學知識;“彝韻草編”工坊中,實踐隊全程以普通話教學,引導孩子們用普通話描述編織步驟、記錄“纖維韌性實驗”現象并闡述科學原理。這些活動既鍛煉了孩子們的動手能力,又增強了他們用普通話進行邏輯表達和交流的信心。
(圖為學生在播種)
語言聯結家國,厚植文化自信
22日下午的“彝漢同心草原故事會”讓推普活動熱度攀升。孩子們用日漸流利的普通話,大膽講述家鄉的民族英雄故事和彝族畜牧智慧,在語言運用中加深了對家鄉文化的認同與自豪。隨后的“草籽畫明信片”制作活動中,孩子們在作品背面認真書寫漢彝雙語寄語,使推普工作與民族文化傳承有機融合,既筑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又守護了多彩的民族文化根脈。
(圖為實踐隊員協助學生制作草籽畫)
關愛延伸社區,鞏固推普成效
除集中活動外,實踐隊的關愛與推普工作還延伸到社區。隊員們走訪當地家庭,調研普通話使用情況,宣傳推普重要性,同時深入了解孩子們的家庭環境和成長需求,為后續開展長效關愛與推普計劃打下堅實基礎。
(圖為實踐隊員合影)
此次雷波之行,四川農業大學“索瑪花開”實踐隊將專業實踐、兒童關愛與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推廣緊密結合。他們以草業科技點燃孩子們的科學夢想,用耐心陪伴溫暖童年,借普通話為孩子們插上飛向未來的翅膀,生動展現了新時代高校學子服務社會、助力鄉村振興的使命擔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