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5日,隨著最后一站健康篩查服務在阿拉爾市周邊社區順利結束,“醫”心“醫”意,防“微”守康醫療服務隊為期多日的醫療下鄉行動圓滿落下帷幕。
這支由醫學院師生組成的隊伍穿越戈壁與綠洲,將專業醫療服務帶進了四團、五團、九團、十三團等多個偏遠連隊和基層社區。他們不僅送來了先進的醫療設備,更送來了貼近百姓的健康關懷。在短短數日之內,服務覆蓋超過1000人次,真正實現了“健康服務不進醫院、走進家門”。
居民們在活動現場依次接受了血壓、血糖等基礎指標檢測。更令人矚目的是,服務隊首次大規模引入碳14呼氣試驗,讓團場職工和社區居民在家門口就能完成幽門螺旋桿菌篩查——這一曾經需要專程前往大城市醫院才能做的項目。醫護人員不僅即時解讀報告,還為高風險人群建立健康檔案,制定個性化干預方案,推動疾病防治“從治到防”的轉變。
“查出問題不怕,早發現才能早安心。”一位剛完成幽門螺旋桿菌檢測的居民這樣說,F場檢測出的陽性案例被及時轉介接受進一步治療,避免了潛在健康風險蔓延。
除了精準篩查,科技特派專家還開展了多場“接地氣”的健康講座。他們用貼近生活的語言,講解南疆地區高發的慢性病防治和季節多發病的預防措施,并發放自主編印的《家庭健康手冊》,從合理膳食到傳染病防控,從科學用藥到日常保健,系統幫助居民樹立“自己是健康第一責任人”的意識。
此次活動不僅是塔大醫學院“胡楊精神”的生動實踐,更是科技特派機制助力優質醫療資源下沉的一次重要探索。服務隊用專業與溫度,在基層社區與偏遠連隊之間搭起了一座“健康橋”,為提升區域公共健康水平、助力鄉村振興注入了可持續的醫療力量;顒蝇F場,基礎健康篩查成為最受居民歡迎的服務,醫護人員耐心為居民測量血壓、血糖,即時解讀結果,為高血壓、糖尿病高風險人群建立檔案,提供個性化干預建議,將慢病防控關口前移。(文/劉雨潔 攝/武財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