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感悟習近平總書記對鄉村振興的殷切囑托,傳承紅色足跡中蘊含的初心使命。八月下旬,江西科技師范大學“青衿筑夢井岡行”社會實踐隊走進井岡山市神山村開展實地調研。隊員們與村民面對面交流發展心聲,細致考察村容村貌新變化,在走訪實踐中重溫囑托、凝聚共識,為推進鄉村全面振興積蓄基層力量。
“嘿呦,嘿呦!”在陣陣號子聲中團隊抵達紅軍烈士后代左秀發家的小院——當年總書記親手打過糍粑的地方。隊員們掄起木槌體驗打糍粑。熱氣騰騰的糯米香氣四溢,正如村民紅火的日子,“糍粑越打越黏,日子越過越甜”。屋內竹屑輕飛,胡艷霞正在使用機器雕刻精美的竹筒作品,每一刀都是文化與生計的融合,是“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生動實踐。隊員們品嘗著自己親手制作的糍粑,欣賞著精美竹雕作品,深切感受到鄉村振興中文化傳承與產業發展的相得益彰。




灶火正旺,油香撲鼻。團隊來到“全國脫貧攻堅先進個人”彭夏英家中,她正為自家農家樂備菜炸油渣。隊員們聽她講述村莊的變遷:“路寬了、游客多了,咱農民的腰包更鼓了!”樸實的話語道出了神山村翻天覆地的變化。團隊成員還親切慰問了她年近百歲的母親,關心老人的日常生活和身體狀況。


藍天為筆,青山為證,團隊全體成員齊聚“點贊廣場”。這個由當地村民彭水生為向總書記“點贊”而建的廣場,如今已成為神山村的精神地標。“為你點贊”四個紅色的大字,見證了老區人民對領袖的愛戴,也見證了鄉村振興的堅實步伐。團隊成員在此合影留念,將這次難忘的走訪深深定格。

此次走訪不僅是一次路線重走,更是一次初心重溫、使命重燃。隊員們深刻體會到鄉村振興既要塑形,更要鑄魂;既要發展產業,更要凝聚人大家紛紛表示,要將神山之行的感悟轉化為實干動力,以“金扁擔”挑起為民責任,用“鐵腳板”丈量鄉土中國,讓總書記的囑托在田間地頭生根發芽,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貢獻智慧與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