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聽翁語·情暖三農”調研隊深入莘縣農業農村局農業合作社調研
2025年2月18日,山東大學“青聽翁語,情暖三農”調研隊成員杜化闖赴山東省聊城市莘縣農業農村局,對農業合作社辦公室主任黃麗敏展開訪談,旨在深入了解莘縣農業合作社的現狀及政府幫扶政策,為相關研究提供一手資料。
訪談過程中,黃主任詳細介紹了莘縣農業合作社的各方面情況。目前,莘縣約有4100至4200家農業合作社。與公司企業不同,合作社的管理模式實行平等表決權制度,決策不依據股份多少。由于農業周期較長且風險較大,南部地區主要種植玉米、小麥等常規農作物,北部則以蔬菜種植為主。合作社成員中,年輕人比例較低,45歲以下從事純農業的人員較少。許多合作社與高校、科研機構保持緊密合作,特別是在種苗領域。一些合作社通過訂單合同銷售,水果產品主要供應商超,并銷往一二線城市。
自2010年左右,莘縣的農業合作社得到了快速發展,注冊數量以年均約15%的速度增長。該過程為自發形成,并非強制推行,政府也積極引進外部資本支持農業發展,每年會舉辦招商引資會議等活動。黃主任指出,合作社面臨的管理難題之一是農民隨意性較強,導致管理松散。此外,農業保險在莘縣已有約20年歷史,基礎保險涵蓋玉米、小麥等作物。大多數合作社規模較小,成員主要為本村村民,也有一些聯合社。然而,農村勞動力外流現象較為嚴重,合作社農民出資比例不高,最大出資方比例也不大。未來,政府計劃加大對農業、農村和農民的扶持力度。
此次訪談讓調研隊成員深入了解了莘縣農業合作社的運作模式和發展挑戰,收獲了豐富的研究素材,也幫助我們更清晰地認識到農業合作社發展的現狀與潛力。相信這些資料將為我們進一步思考如何推動農業合作社發展、助力鄉村振興提供參考依據。
社會實踐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