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日,我們杭州師范大學紅十字會學生分會走進杭州西湖景區鳳凰崗服務驛站,開展了一場以“急救知識進景區,守護生命在行動”為主題的急救知識宣傳活動,希望通過專業講解與實操指導,為景區內的市民和游客筑起一道生命安全防線。

活動伊始,我們精心準備的攤位吸引了不少游客駐足。我們結合景區可能出現的突發狀況,從常見的中暑、扭傷,到危及生命的心臟驟停、氣道梗阻,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詳細講解了對應的急救處理方法。

在實操教學環節,我們拿出模擬人道具,現場演示心肺復蘇的標準操作流程。從判斷現場環境安全、拍打患者雙肩呼叫,到胸外按壓的深度、頻率,再到人工呼吸的要點,每一個步驟都細致入微。活動吸引了各年齡段人群的參與:有來自外地的大學生、結伴游玩的孩童、散步路過的老人,也有周邊工作的青年;不少本是來景區游玩的旅客,見此場景也主動駐足學習,紛紛表示“這類知識太重要了,關鍵時刻能救命”。一位帶著孩子的家長在嘗試完心肺復蘇按壓后,感慨道:“以前覺得急救是醫生的事,現在親手操作才知道,掌握這些技能并不難,關鍵時刻真的能救人一命。”
針對景區游客容易遇到的異物卡喉情況,我們重點演示了海姆立克急救法。通過邀請游客上臺配合演示,讓大家更直觀地看到不同年齡段、不同體型的人,施救手法的差異。在練習過程中,我們逐一糾正游客們操作不到位的地方,確保每個人都能掌握正確要領。

活動現場氣氛熱烈,據統計,當天累計有100余人次參與學習。正午烈日炎炎,卻絲毫未減大家的學習熱情。一位和善的阿姨特意為隊員們遞來牛奶和水,一句“你們辛苦了”溫暖了所有人的心,讓連日籌備的疲憊煙消云散 —— 這份認可,讓大家深切感受到科普工作的意義所在。
活動尾聲,小分隊為每位參與者送上了精心設計的急救知識手冊,希望能將急救意識與技能帶入更多家庭。一位的老奶奶接過手冊后,特意坐在樹蔭下的長椅上,逐頁仔細翻看。讀到心肺復蘇步驟時,還頻頻點頭自語:“這個好,回去要讓老頭子也看看。”隊員上前詢問是否需要講解時,她笑著擺手:“寫得清楚著呢!你們印的圖啊、字啊都大,我們老人看得明白。

此次在西湖景區的急救知識宣傳,對我們來說,既是一次專業技能的展示,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責任傳遞。看到越來越多的人對急救知識產生興趣,愿意主動學習,我們倍感欣慰。未來,我們將繼續走進更多公共場所,開展急救知識普及活動,讓“人人學急救,急救為人人”的理念深入人心,為守護生命安全貢獻更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