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信學子“碼上興農”行動:深耕水唇鎮需求,探路“百千萬工程”品牌賦能
7月10日,廣東省“百千萬工程”突擊隊深圳信息職業技術大學(以下簡稱“深信大”)“碼上興農”數智實踐團一行10人,奔赴汕尾市陸河縣水唇鎮開展社會實踐活動。團隊懷揣“數字技術+文化賦能”的初心,聚焦當地農產品在包裝、品牌、渠道等方面的發展需求,計劃以青春智慧助力“百千萬工程”,為鄉村振興探尋數智路徑。
實踐團首站與水唇鎮黨委書記、宣傳及團委負責人、各村組織書記座談,集中展示“水唇優品”網頁、“水唇小助手”智能體等技術成果,詳細介紹了線上購買功能、農產品溯源、信息整合等服務優勢,并針對性呈現葡萄IP形象設計方案,為當地品牌建設提供新思路。

圖表1實踐團隊與水唇鎮村委代表交流環節姚小涵供圖
水唇鎮相關負責人同步介紹了當地農業發展的現實困境:品牌傳播力弱、銷售渠道單一、耕地碎片化制約規模化生產、深加工產業鏈不完善等。實踐團成員認真記錄需求,雙方圍繞功能優化、應用場景等深入探討,為后續精準施策奠定基礎。
從鎮域到村社,實踐團將助農行動向深處推進。在墩塘村,團隊與村委開展專項座談,把首日收集的共性問題細化為村落個性化需求;隨后走進墩塘村葡萄園、新豐村水稻田種植基地,實地考察作物生長環境、種植模式及管理現狀。山間分散的葡萄藤、坡地碎片化的稻田,讓團隊更直觀理解“規模化難、機械化難”的現實困境,為技術方案的落地性校準方向,讓數智賦能真正扎根鄉土。

圖表2實踐團在種植基地實地考察指導老師武艷艷供圖
在深入調研鄉村產業實際需求的同時,實踐團也關注到鄉村未來發展的人才根基培育。為此,團隊走進水唇中心小學與螺溪中學,以“勞動教育+安全科普+農技啟蒙”為主題開展宣講。活動中,成員們首先介紹了廣東省中小學生勞動教育基地的相關情況,引導同學們涵養正確的勞動價值觀與奮斗精神;隨后,通過組織消防安全主題繪畫活動,讓同學們在創作過程中自然吸收安全知識,使安全意識真正入腦入心。

圖表3螺溪中學繪畫頒獎現場指導老師武艷艷供圖
宣講活動漸入尾聲時,實踐團成員將內容從知識普及延伸至數智技術的實際應用。他們現場演示了“水唇優品”網頁與智能體,讓孩子們親手觸摸數字技術與鄉土特產的結合點。這場宣講不僅是知識的傳遞,更在青少年心中播下“數智助農”的種子,為鄉村可持續發展培育內生動力。

圖表4水唇中心小學體驗“水唇優品”智能體現場姚小涵供圖
此次三下鄉之行,深信大“碼上興農”數智實踐團以專業所長對接“百千萬工程”需求,既用技術成果回應鄉村實際痛點,以青春力量激活鄉村發展潛能,更走進校園課堂,在青少年心中播下“數智助農”的種子,為鄉村可持續發展培育內生動力。從田間地頭到校園課堂,實踐團讓數智之光既照亮當下的產業振興之路,也溫暖鄉村未來的成長土壤,助力水唇鎮在鄉村振興路上走得更穩、更遠。
通訊員武艷艷冷長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