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0日,湖南工商大學財政金融學院“惠耕沃野·鏈韌湘鄉”鄉村實踐調研團走進衡南縣普賢村,深入探訪當地油茶基地。調研團與普賢村黨支部書記唐華秋面對面交流,實地考察油茶種植規模、產業模式及效益成果,解碼“油茶+”生態經濟如何讓荒山變金山,書寫鄉村振興的生動答卷。
。▓D為調研團與村干部開展座談會)
規模化種植筑牢產業根基,科學管理打磨品質內核。普賢村堅持“統一規劃、分戶經營”理念,由村集體推行“六統一分”標準化模式。“六統”即統一提供優質種苗、統一開展管理培訓、統一供應生產資料、統一落實政策支持、統一負責加工銷售和統一進行品牌運營,“一分”即農戶分散種植經營。“六統一分”讓油茶產業從分散經營到集約發展,讓萬畝茶山成為孕育豐收的“天然聚寶盆”。
創新模式激活發展動能,“一地雙收”助農增收。普賢村構建“公司+村集體+農戶”協同體系,大三湘公司提供全流程技術指導并負責統購統銷兜底,村集體搭建合作平臺,農戶以土地和勞動力入股成為小微莊園主,最小經營單元僅5畝。同時,基地創新發展林下經濟,在油茶林間作桔梗、知母、射干、蒼術等耐陰中草藥,利用油茶樹的蔭蔽環境為中草藥提供理想生長空間。這種復合種植實現“以短養長”,既解決油茶收益周期長的問題,又通過生物互作抑制病蟲害,使得單位面積經濟效益顯著提升,讓土地在生態循環中迸發雙重價值。
(圖為林下經濟中藥類薄荷種植)
政策賦能強保障,集體經濟穩增長。普賢村油茶產業獲多重政策支持,縣級專項貼息貸款、農業保險及四大銀行信貸支持形成金融保障網,多方資金整合形成幫扶合力。在相關政策幫扶和“油茶+”產業模式的帶動下,2024年村集體經濟收入達30萬元,較往年穩步增長,按當前發展勢頭2025年有望突破100萬元。同時,農戶通過土地流轉、勞務務工、收益分紅等多渠道增收,共享產業發展成果。
。▓D為調研團實地了解學習)
科技人才添活力,生態發展謀長遠。普賢村積極推廣有機肥施用與綠色防控技術等現代農業技術,試點微噴灌節水系統,讓每顆油茶果都帶著“生態標簽”。同時,普賢村堅持人才在鄉村振興戰略實施過程中的核心作用,2018年以來吸引7名大學生返鄉創業,為油茶產業發展注入新理念、新技術?萍假x能與人才扎根雙向發力,讓油茶產業在可持續發展中走得更穩更遠。
。▓D為調研團與村干部合影留念)
從荒山披綠到產業興旺,普賢村以油茶為媒介,用創新模式激活生態資源,用政策合力筑牢發展根基,走出一條生態與經濟雙贏的鄉村振興之路,讓油茶林真正成為帶動群眾增收致富的“綠色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