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網報7月15日電(通訊員童然)2025年7月7日,驕陽似火卻難掩如皋城北街道新生社區黨群服務中心內的歡聲笑語。一場別開生面的夏日教育盛宴在此精彩上演,南京師范大學泰州學院“紅心研墨志愿教學”暑期社會實踐團隊,攜手20余名社區兒童與12名熱情洋溢的青年志愿者,共同奏響了一曲“紅色傳承+科學啟蒙+文化浸潤”的夏日交響樂章。
一、破冰:從陌生到默契的溫暖啟程
上午9點,活動在歡快的“擊鼓傳花”游戲中拉開序幕。一包由手帕紙精心制成的“花球”,在孩子們純真的小手中輕盈傳遞,宛如傳遞著友誼與希望的使者。隨著音樂的驟然暫停,一名扎著俏皮羊角辮的女孩緊緊握著“花球”,臉頰泛起羞澀的紅暈,卻勇敢地唱響了《孤勇者》。那稚嫩而堅定的歌聲,瞬間贏得了全場熱烈的掌聲,仿佛是夏日里最清涼的微風,吹散了孩子們心中的拘謹與不安。緊接著,“表情包猜成語”環節將氣氛推向了高潮。屏幕上,“手舞足蹈”“聞雞起舞”等生動有趣的表情包輪番登場,宛如一場視覺的盛宴。孩子們爭先恐后地搶答,眼中閃爍著好奇與興奮的光芒,展現出敏銳的觀察力和團隊協作的熱情。一名戴眼鏡的男孩更是反應迅速,一眼便猜出了“驚弓之鳥”,引得全場歡笑連連,仿佛整個空間都充滿了快樂的氣息。這場融合了現代元素的語文啟蒙游戲,不僅巧妙地消解了孩子們之間的陌生感,更讓志愿者們迅速識別出了孩子們的年齡差異和性格特點,為后續的互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在游戲中,大孩子主動帶著小孩子組隊,那份純真的協作意識在歡聲笑語中悄然萌芽。志愿者們回憶起這一幕,眼中滿是溫暖與感動,仿佛看到了孩子們未來無限的可能。
二、鑄魂:紅色基因的深情浸潤
上午10點半,活動室搖身一變,成為了歷史主題的神圣殿堂。一場特殊的“抗戰故事會”在這里徐徐展開,仿佛將孩子們帶回了那個烽火連天的年代。志愿者們通過生動的PPT圖文,深情講述了楊靖宇雪地堅守的壯烈和王二小引敵入山的機智勇敢。當《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的激昂旋律響起,孩子們齊聲合唱,那稚嫩而堅定的歌聲中透露出對歷史的深深敬意,仿佛是在向那些英雄們致敬。一名8歲的孩子更是分享了自己的家庭故事,提到爺爺曾參與兒童團,那一刻全場肅靜,歷史的回響跨越時空,深深觸動了新一代的心靈。為了深化孩子們對歷史的理解,團隊還精心設計了“抗戰密碼破譯”游戲。孩子們分組合作,用圖形密碼破解數學題,那份專注與認真讓人動容。一名原本內向的女孩在成功破解密碼后,自豪地展示著計算結果,臉上洋溢著滿滿的成就感,仿佛是在告訴世界:我也能行!志愿者們總結游戲意義時,強調了“團結就是力量”的抗戰精神。而孩子們在后續的活動中也自發地互助協作,那份團結精神如同春芽般破土而出,茁壯成長。
三、賦能:安全與文化的雙向滋養
下午的活動轉向了“守護”與“傳承”的主題。在安全科普課上,志愿者們用逼真的3D動畫演示了地震“黃金三角區”的避險方法,并用實物模型詳細講解了滅火器的操作要點。當被問及油鍋起火怎么辦時,一位同學立刻舉手回答:“蓋鍋蓋!我媽媽教過!”——這位“安全小達人”的知識,源自母親的言傳身教,也讓我們看到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而在墨香濃厚的“國學小講堂”上,志愿者們以《靜夜思》為引子,隨著“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悠揚的背景樂,孩子們穿越了千年詩境,感受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他們運用AR技術,讓“小池”中的荷葉在投影中舒展搖曳,孩子們的驚嘆聲此起彼伏,仿佛置身于一個夢幻的詩境之中。最具創意的“心中的小池”繪畫環節中,孩子們用畫筆描繪出了自己心中的美好:有的畫下了與媽媽共賞荷花的溫馨場景,那份親情讓人動容;有的則用稚嫩的筆觸勾勒出了“接天蓮葉無窮碧”的壯麗意境,展現了他們對美的無限想象。志愿者們翻看著孩子們的畫作,驚喜地發現其中既有對生活的細致觀察,更有對美的深刻感悟。這場活動不僅讓孩子們學到了知識,更讓他們感受到了中華文化的魅力與力量。
啟智:科學星空的夢想點亮
下午3點,活動室變身為了“太空站”,開啟了孩子們的科學探索之旅。“木星有紅斑,土星有光環!”志愿者們通過生動的視頻展示太陽系八大行星的奧秘,并用模型詳細解釋了火星為什么是紅色的原因。孩子們聽得津津有味,眼中閃爍著對未知世界的好奇與渴望。而最讓孩子們興奮的莫過于“望遠鏡觀測”環節了。當他們排隊湊近簡易望遠鏡,看到遠處樹葉的脈絡清晰可見時,紛紛驚呼:“原來望遠鏡這么厲害!”一名9歲的同學摸著望遠鏡,認真地說:“我長大想當宇航員!”那份執著與夢想讓志愿者們頻頻點頭,仿佛看到了未來航天事業的希望之星。為了檢驗孩子們的學習成果,“科普知識競答”擂臺賽將活動推向了高潮。題目覆蓋自然、科技和人文地理等多個領域:“太陽系最大行星是?”“防溺水要遠離深水區!”“《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是誰創作的?”孩子們爭相舉手,踴躍表現,展現出了他們的知識儲備和應變能力。在“故事分享會”上,一位同學分享了自己“今天最開心的事”:“原來和小伙伴一起解題比看電視更有趣!”這句話引起了孩子們的共鳴,他們紛紛點頭表示贊同。這場活動不僅讓孩子們學到了知識,更讓他們感受到了團隊協作的樂趣和成就感。
雙向成長:教育本質的溫暖再發現
“原以為是我們在教孩子,沒想到他們教會我們純粹的熱愛。”志愿者們翻看著活動照片時感慨道。從拘謹到自信表達,從“各自為戰”到“團隊攻堅”,孩子們的蛻變清晰可見:參與度從75%躍升至95%,團隊協作任務完成度更是達到了100%。這場實踐不僅創造了20份創意畫作和8組天文觀測記錄等寶貴成果,更構建起了新時代青年與社區的對話橋梁。正如社區主任所言:“大學生用專業知識賦能社區教育,讓暑期托管班從‘看孩子’升級為‘育未來’。”這場夏日教育盛宴不僅讓孩子們收獲了知識、友誼和成長,更讓志愿者們深刻體會到了教育的真諦和意義。
據悉,南京師范大學泰州學院將持續深化“紅心研墨”項目,計劃將如皋新生社區的成功實踐模式推廣至周邊鄉鎮,用更多“有溫度、有創意、有深度”的課程為鄉村兒童點亮求知星空,讓教育的陽光灑滿每一個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