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理工大學“育英計劃”實踐團:育英傳暖意,助夢綻芳華
作者:楚欣雨 梁峻瑜 石曉璐
7月20日,為深入貫徹落實資助育人理念,切實推動教育幫扶與心理健康關懷深度融合,山東理工大學“育英計劃”實踐團赴山東省泰安市新泰市汶南鎮洼子村書房,開展“了解學生學習生活,關注心理健康發展”主題實踐活動。
實踐團始終聚焦“經濟幫扶+精神引領+能力培養”的三維育人目標。此次活動,實踐團成員立足學生成長實際需求,通過前期調研精準梳理學業困惑、情緒管理、興趣培養三大核心方向,針對性設計陪伴閱讀、學業答疑、心理疏導系列服務內容,有效促進高校資助育人經驗模式與社會服務場景的有機結合,構建學生成長全方位支持平臺。
圖為實踐團成員與學生互動
在書房中,實踐團成員與學生展開深入互動,以書籍為媒介,通過“共讀+分享”形式,引導學生在閱讀中感知世界、表達情感。針對學業基礎薄弱者,實踐團成員結合專業優勢,提供數學、語文等學科一對一輔導,系統傳授解題技巧與學習方法;對于存在情緒困擾者,實踐團成員運用共情傾聽、積極引導等方法,協助其梳理內心困惑,建立積極自我認知。

圖為實踐團成員與學生談話
社會實踐是高校拓展資助育人工作社會輻射面的有益探索,旨在通過實踐鍛煉,引導受助學生實現從‘被資助者’向‘助人者’的角色轉變,在服務社會中強化責任擔當;同時,使更廣泛的學生群體感受資助育人工作的溫度,在關懷中堅定成長信心。

圖為實踐團成員為學生解答疑惑
實踐團成員將持續探索資助育人創新路徑,以專業服務為支撐傳遞幫扶力量,以青年群體效能助力學生成長發展。實踐團成員將聚焦機制完善與模式優化,,融入學生心理健康關懷維度,通過系統化服務體系構建、多元化資源整合聯動,進一步提升資助育人工作的覆蓋面與精準度。此舉旨在推動政策效能向育人實效轉化,為更多學生的發展征程提供保障性支持,助力形成可持續的資助育人工作格局,確保相關工作在規范化、長效化推進中,為學生成長成才提供穩定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