觸摸非遺匠心 傳承文化根脈
——山東大學軟件學院“藝韻傳承”使者團參觀濟南戰役紀念館
2024年7月22日,山東大學軟件學院“藝韻傳承”使者團前往濟南戰役紀念館開展主題實踐活動,以“觸摸非遺匠心,傳承文化根脈”為主線,深入探尋紅色文化與非遺技藝的融合,感悟革命精神與工匠精神的時代價值。

追尋紅色記憶,感悟戰火中的匠心
在紀念館內,團隊成員通過歷史文物、場景復原和多媒體展陳,全面了解濟南戰役的光輝歷程。展覽中陳列的戰時手工藝品,如草鞋、布衣、木雕等,引起了隊員們的濃厚興趣。這些在艱苦條件下制作的物品,不僅體現了革命先輩的智慧與堅韌,更展現了戰火中淬煉的樸素匠心。
“這些手工藝品雖簡單,卻凝聚著非凡的創造力,與非遺傳承的精益求精精神高度契合。”團隊成員蔡同學表示。通過近距離觀察,隊員們深刻體會到,紅色歷史不僅是戰斗的史詩,也是匠心傳承的重要載體。
科技賦能文化,探索非遺數字化保護
作為軟件學院的學生,團隊特別關注科技與文化的結合。紀念館內運用3D復原、AR互動等數字化手段,生動再現了歷史場景,使參觀者獲得沉浸式體驗。團隊成員結合自身專業,就如何利用虛擬現實、區塊鏈等技術助力非遺保護展開討論,并計劃在后續實踐中探索紅色非遺的數字化創新表達。
青年擔當使命,共話文化傳承
參觀結束后,團隊圍繞“青年如何傳承紅色非遺”進行交流。大家一致認為,非遺的傳承不僅需要保護傳統技藝,更要賦予其時代內涵。作為新時代青年,應當發揮專業優勢,以創新思維推動傳統文化煥發新活力。
“紅色文化是非遺的根基,而科技是讓它持續生長的動力。”團隊總結道,“希望我們在實踐中深化認知,成為文化傳承的踐行者。”
此次參觀活動,不僅讓團隊成員接受了紅色教育,也為后續非遺調研奠定了思想基礎。下一步,“藝韻傳承”使者團將走進濟南非遺工坊,進一步探索傳統技藝的現代傳承之路。
(圖/蔡麗嶸 文/文思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