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4日,浙江廣廈建設職業技術大學建筑工程學院“曹宅農文旅融合攻堅隊”來到山下洪村,一幅"產業興、百姓富、鄉村美"的共富畫卷徐徐展開。近年來,該村在區人大代表、村黨支部書記鄭秀菊的帶領下,以黨建為引領,創新土地流轉模式、盤活閑置資源、搶抓發展機遇,走出了一條強村富民的新路徑。

“三保”模式聚民心,土地
2024 年推進共富帶項目時,土地細碎化、農戶參與熱情不高等難題橫亙在山下洪村發展路上。鄭秀菊書記帶頭破局,她與村兩委成員率先簽訂自家土地流轉協議,以行動作表率。面對部分農戶要求提高流轉費、優先務工的訴求,村兩委創新推出 “保租金、保就業、保培訓” 的 “三保” 合同模式。新模式下,農戶每畝每年保底收益達 800 元,58 個務工崗位優先向參與流轉的村民開放,還聯合省農科院開展 3 期葡萄種植技術培訓。最終,參與農戶年均增收 2.1 萬元,村集體年增收 5.6 萬元,為葡萄產業園建設打通關鍵路徑,也為產業規模化發展注入強勁動力。

健康守護惠民生
在 “千萬工程” 推進中,鄭秀菊書記與村兩委始終將民生需求置頂。2023 年初,隨著停車場、游客服務中心等基建落成,他們敏銳聚焦村民健康痛點 —— 村內醫療設施缺失。鄭書記當即提出將黨群服務中心遷至游客中心,原址改建村衛生室。
歷經協調與籌備,2023 年 7 月,嶄新的村衛生室投入使用。專職村醫常駐,常用藥品齊備,徹底解決了村民 “看病遠” 的難題,讓老人們在家門口就能問診取藥。正如村委干部所言:“爭取開診所是為老百姓考慮,不爭取回來就是不為民眾考慮。” 山下洪村的干部們用實干兌現承諾,將民生關懷化作觸手可及的溫暖。

民宿經濟添活力
鄭秀菊書記曾表示“每一個項目沒有黨員干部的支持,就難以進行,機會是去爭取。機遇抓到了就會好起來!”。在金華市金東區政策支持下,鄭書記帶領村兩委抓住2015年該村被列為"主題特色民宿村"的機遇,通過環境整治和招商引資,發展差異化定位民宿產業。截至2024年,村內已有10間民宿,與葡萄、枇杷采摘點形成旅游配套。

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 在山下洪村,這不僅是黨員干部的共識,更是行動的指南。村黨組織充分發揮戰斗堡壘作用,凝聚發展合力,憑借扎實的工作成果,先后榮獲 “五星黨組織” 等多項榮譽,成為鄉村振興的堅實領航者。

在 “千萬工程” 的指引下,黨員干部們懷揣赤誠之心,扎根浙中大地,將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的理念融入發展實踐。從產業振興到民生改善,他們用實際行動詮釋責任擔當,讓鮮紅的黨旗在鄉村振興一線迎風招展,描繪出一幅生機勃勃的共富畫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