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炎炎,暑氣蒸騰,卻擋不住青年學子服務社會的熱忱。正值暑期,曲阜師范大學化學與化工學院鋅夢未來實踐隊走出校園,深入社區,以“多元服務暖社區,青春志愿踐初心”為主題,用知識、汗水與真誠,為社區居民送去貼心關懷,在實踐中書寫青春擔當,讓這個夏天因志愿服務而更顯溫暖。
社區是城市治理的“最后一公里”,也是民生服務的前沿陣地。實踐隊員們帶著蓬勃的朝氣與專業的素養,精準對接社區需求,構建起多元化的服務體系。他們的身影活躍在社區的各個角落,或在活動室里為孩子們輔導功課,或在樹蔭下教老年人使用智能手機,或在宣傳欄前普及科普知識,用實際行動踐行“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愿精神,成為社區里一道亮麗的青春風景線。
守護成長,做孩子們的“暑期引路人”。
在社區活動室里,實踐隊員們化身“小老師”,耐心為孩子們講解作業中的難點。暑期里,許多家長因工作繁忙無法兼顧孩子的學習,孩子們的作業輔導成了不少家庭的“煩心事”。針對這一需求,實踐隊員們主動開設“暑期學堂”,他們不僅幫助孩子們解決語文、數學、英語等學科的作業難題,還結合自身專業特長,開展趣味科學實驗、手工制作、繪本閱讀等活動,讓孩子們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拓寬視野、培養興趣。志愿者們用生動的講解、有趣的互動,點燃了孩子們的學習熱情。在陪伴孩子們成長的過程中,實踐隊員們也收獲了滿滿的成就感和幸福感。
跨越“數字鴻溝”,做老年人的“科技好幫手”。
在社區的涼亭下,實踐隊員們認真仔細地手把手的教老年人如何使用智能手機。隨著科技的發展,智能手機給生活帶來便利,但對于不少老年人來說,復雜的操作界面、層出不窮的新功能卻成了“攔路虎”,他們在掃碼支付、在線掛號等日常事務中常常感到力不從心。為了幫助老年人跨越“數字鴻溝”,實踐隊員們專門組織了“智能手機小課堂”,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講解手機基礎操作、安全防騙知識等內容。他們制作了圖文并茂的操作手冊,把復雜的步驟拆解成簡單的“一步一步來”,針對老年人記憶力稍弱的特點,反復演示、耐心解答。從連接WiFi、添加聯系人,到使用打車軟件、查詢公交線路,實踐隊員們細致入微的指導,讓老年人逐漸掌握了智能手機的使用技巧。除了基礎操作,實踐隊員們還會提醒老年人防范電信詐騙,告知他們不要輕易點擊陌生鏈接、不要隨意透露銀行卡信息,用專業知識為老年人的“數字生活”保駕護航。這份貼心的服務,不僅解決了老年人的實際困難,更讓他們感受到了社會的關懷與溫暖。
用腳步丈量需求,用行動傳遞關懷。
在社區工作人員的帶領下,實踐隊員們走訪了社區里的獨居老人,用務實的行動傳遞溫暖的關懷。實踐隊員們不僅幫老人們打掃衛生、整理房間,還是老人們認真的傾聽者。為了能夠幫助更多有需要的居民,鋅夢未來實踐隊還在社區發起了富有意義的“舊物煥新”公益活動,他們用真誠的話語和熱情的態度鼓勵居民捐贈閑置衣物、書籍等物品,將其經過清洗消毒后,再轉贈給社區困難家庭,實現鄰里間的愛心傳遞。
“多元服務暖社區,青春志愿踐初心”不是一句口號,而是實踐隊員們用行動書寫的承諾。這個暑假,實踐隊員們用知識溫暖童心,用耐心陪伴老人,用熱情服務社區,在平凡的崗位上詮釋著青年的責任與擔當。實踐隊員們紛紛表示,此次志愿服務不僅讓他們走出了校園的舒適區,看到了更真實的社會,也明白了‘奉獻’二字的重量。

圖為鋅夢未來實踐隊成員合影。 通訊員 趙英樂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