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理工大學“軌行齊魯,綠動未來”實踐團召開調研階段性總結會
山東理工大學“軌行齊魯,綠動未來”實踐團于7月23日至24日對地鐵1號線、3號線展開為期兩天的實地調研。實踐團成員深入各站點,細致觀察運營細節,總結亮點特色,并于7月25日召開調研總結會議,明確后續調研方向。
會議上,實踐團成員分享了調研發現。人性化服務彰顯城市溫情,調研過程中,實踐團成員針對1號線、3號線各站點的服務設施、運營管理等方面進行記錄,挖掘出諸多暖心細節,1號線大楊站在連日高溫天氣下,主動開放部分公共空間,供附近老年人攜帶孩童避暑玩耍。站點的貼心舉措不僅緩解了酷暑帶來的不適,更成為連接地鐵與市民的情感紐帶,展現了公共交通設施的民生溫度。
3號線全線的USB充電口配置則體現了對乘客出行需求的精準回應。這一細節設計切實解決了現代乘客的出行痛點,成為3號線人性化服務的標志性亮點。
實踐團負責人劉佳蕊在梳理大家的反饋后指出,后續調研將重點圍繞兩大方向展開:一是“深化人性化設施調研”,在現有發現的基礎上,進一步排查1號線、3號線及未調研線路中更多便民服務細節,如無障礙設施、母嬰室、便民工具等,系統梳理濟南地鐵在服務優化方面的經驗與待提升空間。二是“對比分析線路特色”,著重探究1號線、3號線與2號線在線路功能定位、服務模式、設施配置等方面的差異。作為濟南地鐵不同時期規劃建設的線路,三者在應對不同區域客流特點、承載城市發展使命上各有側重,通過對比可更清晰地把握濟南軌道交通的網絡布局邏輯。
此次調研不僅讓實踐團成員對濟南地鐵的運營現狀有了直觀認識,更讓實踐團成員深刻體會到城市交通設施在服務民生、提升幸福感中的重要作用。實踐團成員將繼續帶著明確的目標持續深入調研,為展現濟南軌道交通的發展成果、助力城市公共交通優化貢獻青春力量。
社會實踐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