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耘電商路,如皋“云”富行
在鄉村振興戰略的推動下,電商直播成為激活農村市場、促進農民增收的關鍵路徑。近日,南京農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上青耘”實踐團赴江蘇省如皋市,圍繞“有機種植+文旅融合”特色,開展電商直播學習、農耕園調研及文化研學等活動,探索鄉村產業振興新模式。
電商直播學習:夯實理論根基
實踐團首站走進如皋市電子商務公共服務中心,參觀長壽產品采銷中心、培訓直播間等功能區。中心負責人盧志存介紹,依托如皋“長壽之鄉”生態優勢,中心已對接40家企業、190個品種,開展45期培訓惠及3215人次,助力直播帶貨拓銷路。團隊成員接受專項直播培訓,通過流程拆解與模擬糾錯,為后續助農實踐奠定基礎。
農耕園調研:聚焦產業特色
次日,實踐團深入如寶農耕園,在冒園長帶領下考察工作室與百畝富硒梨園。園區以“畜作共育、以糞育肥”的生態循環模式,成為南通唯一獲綠色有機雙重認證的家庭農場,其脆冠梨、秋月梨等產品憑借如皋富硒水土優勢,成功打造“硒皋脆梨”品牌。農耕園依托“世界長壽之鄉”文化底蘊,建設鄉村教育基地,推動自然教育與健康理念深度融合。
定制電商方案:視頻直播雙通道賦能
實踐團與農耕園創始人王開深度訪談后,結合“有機種植+文旅融合”特色,量身定制直播方案。團隊開展兩小時直播,銷售多單梨及梨副產品,直播數據超越80%同類型賬號,成功打通電商銷售渠道。團隊拍攝“新型養生”主題宣傳視頻,以如皋“長壽之鄉”為切入點,提升農耕園知名度。隨后在梨園與分揀倉庫進行戶外實景直播,通過場景交替展示產品“有機綠色”特點,吸引大量用戶關注,有效解決“新客戶引流難”問題。
文化融營銷:探索跨界路徑
實踐團協助農耕園完成如皋市議政代表團視察接待,展示生態循環體系與品牌建設成果。團隊赴華夏電影展示館研學,策劃農耕故事微電影,將如皋電影文化融入電商直播,探索“農產品+文化創意”跨界營銷模式。
此次實踐,上青耘團隊積累了電商助農經驗,也認識到自身不足。下一步,團隊將總結成功案例,分析市場需求,優化線上店鋪運營,探索可推廣的電商助農方案,以青春力量書寫鄉村振興新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