薪火紅言、篤行報國|紅星照耀
槍聲響徹山谷,熱血染紅黃土,捷報傳遍陜甘,豐碑永立心間。1935年11月,紅軍長征到達陜甘邊區尚未喘歇,國民黨軍“圍剿”的鐵蹄已至,危局再現。就在這片溝壑縱橫的黃土地上,一群身著單衣、滿面征塵的革命者挺身而出,在直羅鎮的山峁間布下羅網,誘敵深入,用一場酣暢淋漓的勝利的殲滅戰,為風雨飄搖的中國革命注入滾燙熱血。
追尋先輩足跡,感悟信仰力量。“薪火紅言、篤行報國”實踐團在探訪西安、安吳、洛川等地紅色地標后,開啟了第四站,前往直羅鎮戰役紀念館。
祭奠先烈:以朗誦寄哀思,用青春承遺志
這片曾經硝煙彌漫的土地,如今靜謐而莊重,卻依舊訴說著那段波瀾壯闊的歷史。實踐團成員懷著肅穆的心情,列隊肅立,向烈士三鞠躬,深切緬懷革命先烈,表達崇高敬意。
兩名實踐團成員代表以朗誦的方式向先烈們講述中國革命的偉大勝利與祖國的繁榮發展:從新民主主義革命勝利到社會主義建設蓬勃推進,從改革開放偉大決策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中國正以昂揚姿態屹立世界東方。如今中國經濟飛速發展、科技成果斐然、人民生活幸福,這一切正是無數先烈用鮮血和生命換來的,亦是對他們最好的告慰。陵園中回蕩的激昂聲音,不僅是對先烈的緬懷致敬,更是新時代青年接過使命的莊嚴承諾。
參觀研學:解碼戰役密碼,感悟革命智慧
離開烈士陵園,實踐團走進直羅鎮戰役紀念館,隨講解員深入了解這場戰役。1935年11月,中央紅軍長征勝利會師后,國民黨軍調集重兵妄圖圍殲紅軍,直羅鎮戰役由此打響。此戰勝利,得益于直羅鎮得天獨厚的地形——南北群山對峙,中間一條狹窄河谷,成為天然“口袋陣”;更離不開毛主席等領導人的英明指揮,精準部署伏擊,牢牢掌握戰場主動權;當地群眾也全力支援,送糧送水、傳遞情報,軍民同心筑成堅實防線。這場戰役的勝利“給黨中央把全國革命大本營放在西北的任務,舉行了一個奠基禮”。
沙盤實踐:歷史復盤與青年思考
最后一項活動是《上兵伐謀》沙盤制作。實踐團成員們分組合作,根據紀念館的史料記載和戰役地圖,用沙土、模型道具還原直羅鎮戰役的關鍵場景:從紅軍如何利用直羅鎮的地形設伏,到各部隊的進攻路線,再到如何圍殲敵人的關鍵節點,都在沙盤上一一呈現。
從祭奠先烈的深情追思,到紀念館內的沉浸式學習,再到沙盤實踐中的戰略推演,直羅鎮戰役紀念館之行讓實踐團成員對“革命勝利來之不易”有了更具體的感悟。 “到延安去”的初心從未改變,“為祖國和人民奮斗”的誓言愈發堅定。
實踐團的重走延安之路仍在繼續,這份熔鑄在血脈中的紅色基因,終將化為青春報國的磅礴力量,在中國式現代化的征程中書寫新的篇章!
社會實踐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