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聚焦鋼鐵制造、外貿出口、智慧物流及“一帶一路”產能合作,7月20日,南京財經大學新聞與文化傳播學院“絲路箱伴”團隊走進南京仁創鋼鐵集團,探尋鋼鐵產業在國家重大發展倡議中的實踐與潛力。
踏入鋼鐵巨擘,初窺制造全貌 7月20日,團隊成員們抵達南京仁創鋼鐵集團。剛進入廠區,巨大的鋼構廠房、有序運轉的生產設備,便勾勒出鋼鐵制造的雄渾圖景。在集團講解員的引導下,團隊開啟整體總覽之旅。
通過參觀智能化生產車間,成員們直觀地感受鋼鐵制造水平——從鐵礦石原料進場,到歷經熔煉、軋制等工序,最終成為各類鋼材產品,全流程的自動化與智能化操作,展現著現代鋼鐵工業的高效與精準。講解員介紹,集團近年來持續升級技術,引入先進設備,鋼產量穩步增長,產品覆蓋建筑、機械、能源等多個領域,為國內基礎建設和工業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圖為隊員跟隨講解員參觀智能車間。黃圣娟供圖
座談交流深探,聚焦外貿與合作 實地參觀后,團隊與集團相關負責人齊聚會議室,深入挖掘對外出口貿易及“一帶一路”相關實踐。
交流會上,集團外貿業務負責人詳細闡述了出口貿易情況。近年來,仁創鋼鐵積極開拓國際市場,產品遠銷亞洲、非洲、歐洲等多個地區。借助“一帶一路”倡議東風,集團與沿線國家和地區的貿易往來愈發緊密。負責人提到,“一帶一路”沿線眾多國家處于基礎設施建設高峰期,對鋼鐵需求旺盛,仁創鋼鐵憑借產品質量與成本優勢,在海外市場逐步站穩腳跟。同時,針對不同國家的標準與需求,集團還定制化生產部分鋼材,提升市場適配性。
仁創鋼鐵構建的這一體系,整合公路、鐵路、水路運輸優勢,實現貨物高效流轉。“我們在廠區周邊布局鐵路專用線,大宗鋼材可通過鐵路快速集散;靠近港口的區位,又讓水路運輸便捷實惠;公路則作為靈活補充,保障‘最后一公里’配送。”據負責人介紹,智慧物流系統借助大數據、物聯網技術,實時調度車輛、船舶,優化運輸路線,既降低物流成本,又提升交付效率,為外貿業務及“一帶一路”產能合作筑牢物流根基。
圖為“絲路箱伴”團隊聆聽工作人員介紹企業遠景。夏雪供圖
在交流中,團隊成員們踴躍提問,從海外市場競爭格局,到“一帶一路”合作中遇到的文化差異挑戰,再到智慧物流的環?剂浚撠熑艘灰荒托慕獯。這一場座談,讓團隊對鋼鐵產業外貿及國際合作,有了從宏觀到微觀的全面認知。
感悟產業脈搏,預見“一帶一路”新篇 調研結束后,“絲路箱伴”團隊成員們開展了思考與討論,從鋼鐵產業的實踐,洞察“一帶一路”倡議下的發展機遇與意義。
圖為南京仁創鋼鐵集團車間概覽。黃圣娟供圖
從仁創鋼鐵的探索中,團隊清晰地看到,鋼鐵產業在“一帶一路”建設中,有著強烈的對外貿易與合作意愿。“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發展需求,為鋼鐵企業開辟了廣闊市場;而鋼鐵企業憑借技術、產能優勢“走出去”,又反哺沿線基建與經濟發展,形成互利共贏的良性循環。展望未來,團隊堅信,隨著“一帶一路”建設持續深入,會有更多像仁創鋼鐵這樣的企業,融入國際合作大局。鋼鐵產業將在技術輸出、產能合作、貿易往來中,不斷拓展邊界,與沿線國家共同打造更具韌性與活力的產業生態。而這一過程,也必將推動“一帶一路”倡議行穩致遠,讓更多國家共享發展紅利,構建起更加緊密的人類命運共同體。
圖為“絲路箱伴”團隊合影。黃圣娟供圖
此次南京仁創鋼鐵集團調研之行,“絲路箱伴”團隊以鋼鐵產業為切口,觸摸“一帶一路”建設的生動脈搏。從制造車間的轟鳴,到座談會上的思想碰撞,成員們見證了企業的探索與實踐,更明晰了“一帶一路”倡議下產業合作的廣闊前景。未來,團隊也將持續關注,以青春視角記錄、傳播“一帶一路”建設中的更多故事,為促進國際交流與理解,貢獻屬于南財學子的力量。(通訊員 王碩 邵馨悅 夏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