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探尋驅動海洋強國建設的核心動能,展現新時代航運業的青春擔當,集美大學“智思領航4.0”社會實踐隊深入青島、天津等港口城市開展調研。港航企業正以“綠色化、智能化”為方向,通過自主科技創新鍛造“硬核”技術基石,依托高素質人才培養筑牢安全發展根基,共同鑄就驅動行業高質量發展的“中國芯”。這股源自科技與人才的“雙輪驅動”力量,正為中國航運邁向世界一流筑牢堅實根基。
在港航企業踐行“綠色化、智能化”發展方向的進程中,長榮海運青島分公司的探索頗具代表性。該公司全力推進2030年“全面電子提單”目標,通過無紙化流程提升物流效率,電子提單成為構建智能物流生態鏈的關鍵。同時,公司在物流全流程嵌入節能減排算法系統,形成“綠色物流+智能系統”的雙軌運營模式。這正是企業以“綠色化、智能化”為方向,通過自主科技創新賦能行業升級的生動實踐。
(圖1:長榮海運青島分公司負責人在座談會介紹綠色理念。蘇佳怡 供圖)
青島洲際之星船務有限公司則在智能化應用于船舶管理方面展現出獨特優勢。其船舶管理系統基于大數據支撐,大型數據墻實時呈現全球船舶動態軌跡,高仿真模擬器精準再現駕駛艙風浪場景。企業采集船舶運行狀態、氣象條件、設備負載等關鍵數據,動態評估航行風險并優化操控策略,既提升運營安全性,又降低燃油消耗,實現智慧與綠色協同發展。以自主科技創新為引擎,同步踐行“綠色化、智能化”發展路徑的探索,正是“中國芯”在船舶運營領域的有力彰顯。
(圖2:青島洲際之星船務有限公司負責人介紹數據墻。蘇佳怡 供圖)
港航企業的“中國芯”既體現于設備系統,更植根于人才體系。中遠海運船員管理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將“1海里=生命緩沖帶”的安全理念深植人心,通過“SETT系統+實操演練”構建沉浸式培訓場景,培養船員應對極端情況的直覺反應能力,讓安全內化為“本能”,深刻詮釋高素質人才培養對于筑牢安全發展根基的重要意義。
(圖3:中遠海運船員管理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船員安全體感訓練中心。柯怡涵 供圖)
山東海運海員勞務有限公司以“雙翼驅動”戰略推進高端人才培養,圍繞智能船舶管理系統及綠色航運技術開展體系化培訓,鍛造兼具“專業技能+數智思維”的復合型航運人才,響應新時期對“智慧船員”的需求,精準契合高素質人才培養的核心要求,通過培育適應行業發展的專業力量,為安全發展根基注入鮮活動能。
(圖4:山東海運海員勞務有限公司工作人員講解青島國際航運中心的建設歷程。張聞柏琳 供圖)
華洋海事中心有限公司積極響應國家脫貧攻堅號召,自2003年起創新實施“航海技能扶貧工程”。這一“理論+實訓+就業”的閉環幫扶模式,打造出“培養一人,致富一家”的航海扶貧樣本,成為企業用科技托舉社會責任的生動體現。而這種通過技能培訓賦能人才成長的模式,同樣為高素質人才隊伍輸送了新鮮血液,間接為筑牢安全發展根基貢獻力量,讓“中國芯”更具溫度與廣度。
(圖5:實踐隊通過交流了解到華洋海事中心有限公司的扶貧工程。許訓然 供圖)
我國正邁向世界一流航運強國建設新階段。從錨定智能轉型的長榮海運、深植安全理念的中遠海運,到投身扶貧攻堅的華洋海事,均是“中國芯”在港航行業的多維體現——它既是高精度定位系統、綠色能源驅動的“零碳”碼頭,更是航運人用科技和信仰鑄就的新航路。未來,“智思領航4.0”社會實踐隊成員將帶著海洋的啟示,續寫中國青年與“中國芯”的深藍故事。讓“綠色化、智能化”的發展方向更明晰,自主科技創新的步伐更堅定,高素質人才培養的根基更牢固,推動“中國芯”在世界航運舞臺綻放更耀眼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