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快建設交通強國、推動海運業與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等重要指示精神的指引下,更多港口正加速駛向智慧化新航道。近日,集美大學航海學院“智思領航4.0”實踐隊先后深入青島、日照、天津三座港口城市,足跡遍布當地多家航運標桿企業與機構,實地探尋航運業在綠色化、智能化轉型中的改革創新實踐。從全球首個“智慧零碳”碼頭的綠色革命,到全自動化碼頭的無人化作業突破,航運業正以創新為筆,勾勒出高質量發展的新畫卷。
(圖1:“智思領航4.0”實踐隊在青島港學習習總書記重要指示。張聞柏琳 供圖)
在天津港第二集裝箱碼頭,實踐隊見證了全球首個“智慧零碳”碼頭的硬核實力。這里依托“風光儲荷一體化”技術,通過5臺風力發電機和光伏陣列實現年發電量超6000萬千瓦時,滿足碼頭全部運營用電需求,真正實現“零碳”運營。
(圖2:天津港第二集裝箱碼頭的風力發電機工作中。許訓然 供圖)
而“5G+北斗”融合定位技術的應用,讓運輸車輛實現厘米級定位,單小車岸橋與智能水平運輸機器人的協同作業,大幅提升了裝卸效率,為智慧港口建設樹立了全球標桿。
(圖3:“5G+北斗”定位底盤車作業流程。張聞柏琳 供圖)
山東港口青島港全自動化碼頭則以“中國智造”展現改革魄力。其核心的A-TOS系統和自動導引車(AGV),構建起集裝箱裝卸運輸全流程的自動化體系,無人化作業場景震撼人心,成為科技創新驅動港口智能化升級的典范。
(圖4:青島港自動化小車作業。蘇佳怡 供圖)
智慧引航技術的突破同樣令人矚目。日照引航站的智能調度平臺依托AIS系統,實現船舶動態信息實時更新和港口水域突發狀況的秒級響應;天津引航中心的引航拖輪協同智控中心,通過數字孿生技術構建虛擬港口場景,借助AI算法使引航效率提升13%,實現引航、拖輪、碼頭“三位一體”協同調度,讓“中國精度”在智慧引航中閃耀。
(圖5:“智思領航4.0”實踐隊于天津引航拖輪協同智控中心,參觀數字孿生技術構建的虛擬港口場景。柯怡涵 供圖)
航運企業的改革創新不止于技術層面。長榮海運青島分公司錨定2030年全面實現電子提單目標,以無紙化改革提升效率,同時推進物流全流程低碳化改造;青島洲際之星船務有限公司以數據驅動船舶管理升級,通過全球船舶動態實時監測大屏,展現現代化船舶管理的創新模式。這些實踐生動詮釋了航運業以改革破解發展難題、以創新激活前行動能的堅定決心,正是對習近平總書記“要堅持守正創新,敢于把該改的、能改的改好、改到位”重要指示的積極踐行。
(圖6:“智思領航4.0”實踐隊于青島港合影留念。許訓然 供圖)
此次實踐讓“智思領航4.0”實踐隊隊員們深刻感受到,航運業的改革創新既是技術的迭代,更是精神的傳承。作為未來的航海人,隊員們將以青春之力接續奮斗,讓所學所長精準對接航運業改革創新需求——既要成為智能船舶操控、智慧引航系統的駕馭者,也要做綠色航運技術、低碳物流模式的探索者,為推動海運業與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智思”創新動能,在加快建設交通強國、海洋強國的壯闊航程中,書寫新時代航海人以改革破題、以創新立業的使命與擔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