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西北農林科技大學葡萄酒學院調研團隊抵達河北省中糧華夏長城葡萄酒莊,開啟了為期數日的社會實踐調研之旅。該酒莊作為我國葡萄酒行業的標桿企業,憑借獨特的地理優勢與深厚的歷史底蘊,在行業內占據著舉足輕重的地位。
調研團隊深入葡萄種植園,目睹了酒莊在葡萄種植管理方面的創新之舉。園內依據土壤類型與微氣候差異精細劃分的管理單元,彰顯著對風土的精準把握。礫石土壤特有的儲熱散熱性能,為赤霞珠等葡萄品種的糖分與酚類物質積累創造理想條件。物聯網監測系統的部署,借助科技力量實現精準灌溉與病蟲害預警,大幅減少水資源浪費與化學農藥使用。有機種植體系與機械化創新成果,不僅降低生產成本,更提升葡萄品質,為后續釀造優質葡萄酒奠定堅實基礎。生態循環模式的構建,葡萄梗的循環利用與污水處理站的高效運行,實現廢棄物資源化與廢水回用,這所“國家級綠色工廠”在種植端的綠色發展實踐令人矚目。
釀造車間內,三級分選環節的嚴苛篩選,確保釀酒葡萄的品質。不銹鋼罐與橡木桶發酵的精準控溫、超重力陳釀技術的研發,皆體現科技賦能釀造工藝,提升葡萄酒品質與生產效率,同時降低能耗。綠色包裝創新舉措,從包裝材料的減重到可降解酒標的應用,助力酒莊降低碳足跡,在釀造與包裝環節踐行綠色發展。
品牌建設與文旅融合板塊亮點紛呈。華夏系列產品作為國宴用酒的輝煌歷史與國際賽事斬獲金獎的榮耀,凸顯品牌實力。亞洲第一酒窖、時光藝術館等文旅項目,每年吸引眾多游客,帶動周邊民宿經濟,以文化IP激活品牌價值,拓展產業邊界,實現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雙贏。
通過此次調研,團隊感受到中糧華夏長城葡萄酒莊“科技+生態+文化”全產業鏈綠色發展模式的強大活力。其精準利用風土、技術創新賦能、文旅深度融合的核心經驗,為葡萄酒產業乃至其他傳統產業轉型提供了寶貴范例。酒莊在綠色發展的道路上穩步前行,實現經濟效益與生態效益的協調共進,激勵著相關產業從業者與專業學子為行業可持續發展不懈努力,也為鄉村振興注入強勁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