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響應國家“能源強國”戰略號召,深化產教融合育人實效,2025年7月8日,南京師范大學能源與機械工程學院“能”擔使命,“源”啟新章——能源發展成就青年觀察團走進南瑞新能源有限公司,通過展廳參觀、生產車間調研、專家座談等形式,探秘央企服務國家能源轉型的實踐路徑。同時實踐團隊以該企業為樣本,追溯其伴隨中國能源結構優化升級轉型的發展歷程。
  在南瑞新能源生產車間,智能化生產線正在趕制最新一代風電變流器。機械臂精準焊接的間隙,工程師指著“保產品質量就是保電網安全”的橫幅標語自豪地說到:“國家能源電力裝備的芯片現在全部由我們自主設計,我們南瑞人的理念就是要保證電網安全。”觀察團成員近距離觀摩其生產流程,切身體會智能化制造如何賦能新能源產業。
  座談會上,企業負責人詳細講解了南瑞新能源有限公司的三次關鍵轉型。
  “我們經歷了從傳統火電到新能源,再到綜合能源服務的轉型升級。”第一階段,公司深耕火電設備領域,為國內數十家大型火電廠提供裝備。隨著2010年國家能源結構調整,公司敏銳把握機遇,將業務重點轉向風電、光伏等新能源領域。2020年,公司再次實現戰略升級,創新性地提出“融儲于網,價值共生”的發展理念。負責人解釋道:“這意味著我們不再只是設備供應商,而是轉型為能夠提供整體解決方案的服務商。”
  針對國家能源局最新出臺的136號文件對儲能配置的新要求,負責人重點介紹了公司研發的4S服務標準。“這個標準包含System系統化、Smart智能化、Safety安全性、Savvy高收益四個維度,已經在多個示范項目中取得顯著成效。”她以江蘇某儲能項目為例,說明該標準如何幫助客戶提升運營效率。
  對于南瑞如何實現從“跟跑”到“并跑”再到“領跑”,企業負責人則以三峽水電站的勵磁設備更替為縮影,向南師能源學子們生動講述了南瑞的突圍之路。2004年,南瑞首次以‘國產功率單元+進口控制系統’組合為三峽提供建設;2010年起逐步替代進口設備;到2022年,三峽全部機組已實現100%國產化。透過玻璃展柜中迭代更新的勵磁控制器,同學們感受到了中國能源電力裝備從技術引進到自主創新的艱辛歷程。國產產品與進口產品之間的競爭不僅僅在于價格上的斗爭,更在于核心技術話語權的爭奪!南瑞人用三十年完成勵磁裝備國產化的故事告訴我們,科技自立從來都沒有捷徑。
  2023年7月6日,在考察時南瑞被強調要“十年磨一劍,攻關高精尖”。人力資源總監展示的考察照片令學子們心潮澎湃。當被問及人才需求時,她給出務實建議:“專業課成績是學習能力的證明,但比知識更重要的是快速適應能力。碩士生項目經歷若契合能源轉型方向會更具優勢。”
  此次企業調研之旅,南師學子記錄了國產能源動力裝備從技術引進到自主創新的艱辛歷程,在火電轉型、風電攻堅的真實案例中讀懂國家能源戰略。在“雙碳”目標的時代浪潮中,南師學子正以腳步丈量能源變革的脈搏,將青春動能注入強國建設的偉大征程。他們將牢記三峽電站勵磁設備國產化的奮斗故事,把“十年磨一劍”的囑托化作專業學習的動力,立志成為懂技術、知實情的新時代能源建設者。
 。“能”擔使命,“源”啟新章——能源發展成就青年觀察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