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了解當下醫療器械制造行業的實際生產狀況和高端加工技術應用情況,以及公司在醫療器械制造過程中所面臨的挑戰,山東大學(威海)“鈷注醫制”調研團于8月12日前往營口市貴東醫療器械制造有限公司進行社會實踐調研活動。貴東醫療器械制造有限公司專注于醫學技能訓練設備和模型產品的生產,其產品在醫療培訓領域有著廣泛的應用。企業的部分產品對加工精度有著較高的要求,在表面處理技術方面具有一定的技術積累的精進訴求,為本次調研提供了寶貴的實踐平臺。
       在貴東醫療器械制造有限公司總經理王堯的引導下,調研團首先參觀了公司的研發中心和生產線。團隊成員仔細觀察了每一個生產環節。從原材料的切割、成型,到零件的加工、組裝,每一個步驟都嚴謹細致。車間負責人介紹道:“人工拋光很難保證每一件產品都能達到極高的標準,而且耗時較長,成本也較高,我們一直希望能有更高效、更穩定的拋光技術來提升產品質量和生產效率。”。在談到制造仿真設備或教學模型時對零件表面平整度和結構精度的要求時,負責人強調:“我們的產品主要用于醫學技能訓練,零件表面平整度和結構精度直接影響到訓練的效果和真實性。比如一些精密的關節模型,如果表面不平整,結構不精確,學員在操作時就無法準確模擬真實情況,從而影響學習質量。所以我們對這兩個指標的要求非常高。”
       目前,企業主要采用數控加工和傳統的機械加工方式。拋光環節主要還是依靠人工,雖然也有一些簡單的拋光設備,但效果并不理想,無法滿足高精度產品的需求。王主任表示,公司未來幾年在精密醫療器械制造技術方面有著更高水準的需求,并表達了與團隊共同推進技術精進的強烈意愿。
       通過此次調研,團隊成員不僅全面且真切地走訪了當下醫療器械制造行業的實際生產狀況,而且深入了解公司在合金材料選用、零件加工精度把控、加工方式選擇、質量檢測流程以及原材料利用等各個環節的具體情況,從而洞察整個醫療器械制造行業在生產過程中面臨的共性難題與挑戰。團隊成員表示,此次調研不僅拓寬了他們的視野和知識面,還激發了他們對高精度醫療器械制造技術的研究興趣。他們表示將把此次調研的所見所聞所學融入到未來的科研和學習中,努力推動精密醫療器械制造技術水平達到新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