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李娜)近日,湖南第一師范學院“百縣千鎮萬村”湖南行郴州分隊百余名學子,奔赴郴州桂陽縣、汝城縣等地,圍繞鄉村發展、紅色文旅,開展為期5天的調研。期間發放了問卷300份,在走訪與研討中,解碼郴州振興“密碼”。
在桂陽縣塘市鎮,特色柑橘產業成為亮眼名片。曾經零散的種植戶,借“合作社 + 農戶”模式,實現規模化種植、品牌化銷售,柑橘遠銷省內外,村民腰包漸鼓。 而在汝城縣沙洲村,紅色基因持續賦能。依托 “半條被子” 紅色故事,當地打造了沉浸式紅色體驗項目,游客穿梭于舊址與展廳間,感受信仰力量。調研發現,2023年紅色文旅帶動村集體年收入達106萬元,村民吃上 “旅游飯”,日子逐漸紅火。

調研中,湖南第一師范學院“百縣千鎮萬村”湖南行郴州分隊也留意到到鄉村發展的現實挑戰。部分鄉村產業規模小、鏈條短,抗風險能力弱。針對這些,隊員們在調研報告里建議,引入電商直播拓寬農產品銷路,讓特色好物“觸網出山”;開發紅色文創產品,把紅色故事變成可帶走的“文化記憶” 。
此次郴州之行,是青春與鄉土的對話。學子們以腳步丈量發展,在解碼“郴”色密碼中,厚植家國情懷,也為郴州鄉村振興注入青春思考,讓調研成果化作振興路上的點點星火,待成燎原之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