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暑期,南京師范大學教師教育學院“五域童行”暑期支教團走進句容市機關服務中心“愛心暑托班”,開展為期一個月的跨學科教學實踐活動。團隊以《義務教育課程方案(2022年版)》和“雙減”政策為指引,秉持“五育并舉”理念,通過融合多學科知識的課程設計與豐富的實踐活動,為當地兒童帶來了別樣的暑期成長體驗。
一、跨學科課程為核,構建全面育人課堂
支教團由8名教育碩士研究生組成,在隊長王琪的統籌下,聚焦跨學科主題教學,累計完成30余次授課,開設10次跨學科課程。課程打破數學、美術、物理等學科壁壘,讓學生在幾何創意繪畫中感受數學與藝術的融合,在光影實驗中理解物理原理,實現知識的“融會貫通”。
同時,團隊搭配開展素質拓展活動,涵蓋美術創作、班歌練習、象棋對弈、體育鍛煉、勞動教育、書法訓練及紅色電影賞析等,更通過“我是小老師”角色轉換活動,潛移默化落實“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目標。每次課后,成員都會召開研討會交流反饋、優化課程,以專業素養保障教學質量。


二、“動物建筑師”課堂:自然智慧激發探索與創造
7月15日,支教團成員孫文瓏帶來“動物建筑師”主題跨學科課程,融合數學、生物與藝術設計知識,吸引30名小學一至六年級學生參與。
課堂以“誰是大自然的天才工程師”設問引入,通過“猜猜我是誰”游戲,讓學生模仿蝸牛、河貍、寄居蟹等動物的筑巢行為,初步感知動物智慧。隨后,聚焦蜜蜂、蜘蛛、園丁鳥三大“建筑師”,解析蜜蜂六邊形蜂巢的數學原理、蛛絲的高強度特性及園丁鳥的“藝術審美”,并延伸至人類對動物智慧的借鑒(如北京鳥巢設計、防彈衣材料研發)。
最具亮點的創意設計環節中,學生為“火山口生活、身體像氣球、天敵是閃電的外星動物”設計房子,涌現出“泡泡糖防護罩+火山巖軟墊”“向日葵式可旋轉房屋”等充滿想象力的方案,展現出極強的創造力。

三、“環保小衛士”闖關:英語與環保知識雙向賦能
同日,學科教學(英語)專業的劉靜與邱型宇推出“環保小衛士”英語闖關課,將社區環保與英語學習有機結合,面向低齡兒童打造趣味課堂。
課程設置四大闖關環節:“垃圾分類大挑戰”讓學生學習垃圾類別及英文表達,并上臺實踐分類;“reuse魔法工坊”傳遞重復利用理念,培養節約意識;“recycle探秘之旅”講解回收循環四步驟及英文表述;“我的環保計劃”則引導學生將所學轉化為行動規劃。
“闖關”形式極大激發了學生興趣,課堂上,孩子們積極參與貼紙分類、討論動畫內容,課程結束時仍依依不舍,不僅收獲了英語知識,更樹立了環保意識。

四、溫情落幕盼續章,育人實踐顯擔當
7月31日,暑托班圓滿落幕,孩子們用“希望明年還回來”的真摯話語,見證了與支教團的深厚情誼。此次活動不僅得到各方好評,更成為教育碩士將理論轉化為實踐的生動案例——成員們在教學中深化對“興趣引導”“互動探究”的理解,更在與學生的真誠互動中體悟教育真諦。
未來,南京師范大學教師教育學院與句容市機關服務中心有望建立長期合作,“五域童行”團隊也將持續探索跨學科教學模式,以專業所長服務地方教育,讓教育的種子在更多土地上生根發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