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6日,福建中醫藥大學中西醫結合學院“膳源堂”社會實踐隊奔赴福州市連江縣。本次活動以藥膳推廣科普與問卷調查為核心,依托中醫藥文化底蘊,讓傳統藥膳知識走進鄉村。活動中,實踐隊走訪連江縣下宮鎮下宮村,受到連江縣下宮鎮村委會吳成云委員的熱情接待,為實踐活動的順利開展提供了便利。
下宮村黨群服務中心前合影 01立足當地,開啟藥膳推廣
實踐隊走進下宮鎮禮堂,在參觀的同時,將重點放在了藥膳知識的普及上。
隊員們在現場搭建起簡易的科普臺,向村民們介紹精心整理的《四季藥膳方》,手冊中不僅收錄了紅棗枸杞烏雞湯、山藥薏米粥等適合夏季滋補的簡易配方,還特別標注了食材搭配的中醫原理。隊員們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講解藥膳的功效,讓村民們更易接受。
同時,實踐隊開展了藥膳認知問卷調查,內容涵蓋村民對藥膳的了解程度、常用食材種類、希望學習的藥膳類型等。不少村民表示:“平時做飯就愛放些枸杞、當歸,沒想到這就是藥膳,希望能多學些適合老人小孩的方子。”
吳成云委員、于國群負責人與實踐隊在慧明堂遺址合影
吳成云委員為實踐隊講解 02結合在地資源,深化藥膳互動
離開下宮鎮禮堂后,實踐隊前往廈宮紅軍紀念公園。
借此契機,實踐隊在公園周邊向游客和村民開展藥膳知識問答活動,通過“哪些食材既能做菜又能養生”“夏天吃什么能清熱解暑”等簡單問題,激發大家的興趣。
問卷調查在此環節也同步推進,隊員們注意到,年輕群體對藥膳的接受度較高,但缺乏實操經驗;老年群體則更依賴傳統做法,卻對科學搭配了解不足。這些發現為后續推廣活動提供了方向。
廈宮紅軍紀念公園烈士墓前刻畫醫護人員救治場景石碑
吳成云委員在紀念公園為老師和隊員們講解 03聚焦實用需求,完善藥膳推廣
最后,實踐隊來到廈宮革命老區紀念館。
在紀念館外的廣場上,實踐隊設置了藥膳咨詢臺,針對村民提出的“高血壓能吃什么藥膳”“產婦適合哪些滋補食譜”等問題,隊員們結合專業知識一一解答,并記錄下大家的需求。同時,將前期收集的問卷數據進行初步整理,發現村民對“簡單易做”“成本低廉”“針對常見病”的藥膳需求最為迫切。
隊員們表示,將根據這些反饋,整理出更貼合當地實際的藥膳指南,后續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進行推廣。
吳成云委員在廈宮革命老區紀念館為老師和隊員講解
實踐隊與吳成云委員在廈宮革命老區紀念館前合影 結語
本次實踐活動以藥膳推廣和問卷調查為核心,通過與村民的深入互動,實踐隊不僅普及了藥膳知識,更收集到寶貴的需求信息,為后續開展更具針對性的推廣活動奠定了基礎。未來,團隊將繼續結合專業優勢,讓藥膳這一傳統養生智慧走進更多鄉村,助力健康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