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師范大學泰州學院2025年暑期“青探無礙 道暖同行”團隊社會實踐紀實
    
	   大學生網報南京8月18日電(通訊員 蔡瑋琦)為提高大學生的實踐能力,落實全面發(fā)展,積極參與社會治理,爭做社會主義新時代新青年,南京師范大學泰州學院“青探無礙 道暖同行”團隊開展了2025年暑期“從盲人道路 看城市溫度”實踐活動。 南京組的同學們通過調查不同地點的盲道現狀和盲人實際生活狀況,切身體會社會對于盲道的重視態(tài)度和對盲人的關心程度。同學們在實踐中理解了盲人日常生活的不易和對城市盲道治理的考察體會。 根據南京市政府的官網數據顯示2021年主城區(qū)主干道盲道覆蓋率已超過90%,2020年殘聯抽樣調查,城區(qū)盲道覆蓋率約為85%,實際可用率可能僅為60%-70%,部分行政區(qū)(如江寧、浦口)的覆蓋率略低于主城區(qū)。 8月7日上午9時南京組小隊成員在莫愁湖地鐵站集合。小組成員李蟲蟲和張雪拍攝了盲人坐地鐵為題的視頻。成員們體會到了盲人日常出行的不易與各種困難。如不在盲道的幫助和輔助下將會是一場巨大的考驗。出站后,小隊成員們測量了莫愁湖地鐵站2號與5號出站口的盲道覆蓋率和破損率。莫愁湖地鐵站的盲道覆蓋率為98%(7號線) 50%(2號線)。后續(xù)也測量了漢中門大街東公交站臺以及靠近路口盲道占道率破損率,南京市二十九中初中部致遠校區(qū)盲道覆蓋率。 此圖為小組成員在測量盲道覆蓋率。 中國青年網通訊員 張雪 供圖 在實踐小隊的調查報告中,《盲道占道率調研記錄表》揭開城市管理的傷疤。在漢中門大街東路口,工作日白天的6小時內:6輛非機動車以“覆蓋盲道超50%”的姿態(tài)橫陳(編號86-12) 午餐攤車占據1米盲道(編號86-08)白色圍欄侵入盲道0.9米(編號86-11)。省人民醫(yī)院周邊數據為:“機動車占道率達45%”,遠超“禁止占用”國標。 在肉眼難察的尺度上,一場安全博弈悄然上演。調研團隊的《盲道問題記錄表》將破損量化到平方厘米: 001-03號位9π cm²的破損(約28.26cm²)足以卡住盲杖尖端 001-05號位63cm²的隆起形成3厘米臺階 001-10號位4640cm²的凸起如微型丘陵“這些對健全人只是顛簸,對視障者可能是致命絆倒。”市政專家指出,觸感條脫落達1080cm²(編號001-11)時,導航功能喪失70%。在二十九中校門口,隊員測量到連續(xù)5塊磚體碎裂,裂縫在高溫下擴張成蛛網。 此圖為小組成員所拍攝的盲道破損圖。中國青年網通訊員 盧悅供圖 實踐小隊在麥當勞休整時商討出解決方案。基于實測數據,他們向市政部門提交三項核心建議:1.推行“盲道體檢”制度:采用AI破損識別技術,對重點區(qū)域實施季度毫米級檢測(參考省人民醫(yī)院維護響應≤24小時的達標項)2.占道分級治理:機動車占道納入交管攝像頭抓拍,非機動車設置“斜列式”停車區(qū)(如漢中門大街優(yōu)化方案)3.體驗式驗收機制:新建盲道需由視障者實地測試通過(如莫愁湖站2號口成功模式)這些聲音已在城市治理中激起回響。建寧路街道城管中隊借鑒團隊“占道記錄表”,開發(fā)出“盲道占道熱力圖”系統(tǒng);江寧區(qū)在新增公交車上配置低地板踏板,與盲道實現“零高差”銜接。 當夕陽掠過二十九中斑駁的盲道,調研團隊展開隊旗合影。卷尺收攏的數據、記錄表填寫的裂痕、眼罩遮蔽的黑暗,共同拼出城市文明的測繪圖。“覆蓋率不是終點,每一步安全感才是刻度。”隊員李蟲蟲的盲杖輕敲地面,黃色磚塊傳來斷續(xù)回響。這聲音在莫愁湖地鐵站的98%覆蓋路段清脆連貫,在省人民醫(yī)院的斷點處戛然而止——一座城市的溫度,正藏在這聲響的連續(xù)性之中。 而改變或許始于最微小的行動:移開一輛壓占盲道的單車,修補一塊9π cm²的破損,或在設計圖上將盲道再延長一米。當千萬個“一米”連成坦途,蒙眼前行的腳步終將踏出篤定的回音。 此圖為小組成員在省人民醫(yī)院門口的合照。中國青年網通訊員 盧悅 供圖
	   	   
社會實踐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