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山盲道調查:城市無障礙設施建設的現(xiàn)狀與思考
    
	   泰州8月20日電(通訊員 湯嘉怡)在城市建設中,盲道是保障視障人士出行權益的重要無障礙設施。近日,南京師范大學泰州學院的“青探無礙,道暖同行”團隊對四川省樂山市峨眉山市多條路段的盲道進行了實地調查,旨在了解當?shù)孛さ赖慕ㄔO、使用及管理情況。
    從物理維度來看,此次調查的峨眉山市名山中路、濱河路二段、大佛北路、實驗幼兒園東新分園附近等路段,盲道覆蓋率整體表現(xiàn)良好。名山中路已建盲道有效長度約1300米,區(qū)域道路總長度13000米,覆蓋率達100%;濱河路二段、大佛北路、實驗幼兒園東新分園附近路段的盲道覆蓋率也均為100%,峨眉一小附近路段盲道覆蓋率為90%。這表明樂山市在盲道的基礎建設方面,有較為扎實的推進,為視障人士出行搭建了基本的無障礙框架。
然而,盲道的破損問題較為突出。在峨眉一小附近路段,存在裂縫、觸感條脫落、破損等多種破損類型,破損盲道面積達1.2928㎡,破損率為0.43%;濱河路二段的盲道有多處裂縫、觸感條脫落以及凸起情況;大佛北路的盲道則出現(xiàn)了凸起、凹陷、破損、裂縫、觸感條脫落等多種破損問題,破損盲道面積為2286.912㎡,破損率3.81%;實驗幼兒園東新分園附近路段盲道也存在裂縫、觸感條脫落現(xiàn)象,破損盲道面積0.81㎡,破損率0.135%。這些破損情況,不僅會影響視障人士通過盲道獲取道路信息的準確性,還可能對他們的出行安全造成威脅,比如凸起或凹陷的盲道磚可能導致視障人士行走時絆倒或崴腳。
同時,盲道占道問題同樣不容小覷。名山中路雖無明顯占道情況,但非機動車劃線區(qū)域緊鄰盲道,易對盲道使用造成隱形困擾。就像在晚高峰時,這里的非機動車常常停得比較靠近盲道,視障人士李先生說:“有次我走到這兒,感覺旁邊有車,只能停下等,特別沒安全感。”峨眉一小附近路段有機動車、非機動車以及設施占道,占道盲道長度4.82米,占道率4.82%;大佛北路存在機動車、非機動車、設施以及攤位占道,占道盲道長度15.45米,占道率0.77%;實驗幼兒園東新分園附近路段有機動車、攤位、設施占道,占道盲道長度5.7米,占道率0.57%。這些占道行為,直接壓縮了視障人士的出行空間,讓盲道的通行功能大打折扣。
從使用維度觀察,各路段視障人士實際使用盲道的頻率普遍較低。視障人士張大爺說:“有時候盲道被占了,或者破了,走起來不方便,我寧愿繞遠路走人行道,心里還踏實點。”這反映出盲道存在的破損、占道等問題,讓視障人士對盲道的安全性和可用性缺乏信任,從而減少了使用。同時,部分路段存在一定安全隱患,也讓他們的出行多了份擔憂。
在管理維度上,政府公開數(shù)據(jù)顯示,本地居民對于盲道占用或毀損問題向政府網(wǎng)上投訴的較少,且相關資料公布較少。據(jù)實地驗證,投訴問題已解決。這說明當?shù)卦诿さ绬栴}的市民投訴渠道方面,可能存在宣傳不足或市民知曉度低的情況,導致投訴量不高。不過,從已解決的投訴問題來看,相關部門在處理盲道問題時,還是有一定的響應和解決能力,但整體的維護響應時效和市民投訴渠道的暢通度仍有提升空間。
盲道作為城市無障礙設施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建設與管理水平直接關系到視障人士的出行權益和城市的文明程度。針對此次調查中發(fā)現(xiàn)的問題,首先,相關部門應加強對盲道的日常維護與巡查,及時修復破損的盲道磚,清理占用盲道的車輛、設施和攤位,確保盲道的完好與暢通。其次,要加大對盲道重要性的宣傳力度,提高市民對盲道的認識和保護意識,減少占道等不文明行為。再者,需進一步暢通市民投訴渠道,通過多種方式宣傳投訴途徑,鼓勵市民參與到盲道管理監(jiān)督中來,形成社會共治的良好局面。此外,還可以在盲道建設的規(guī)劃和設計上,更加注重人性化和實用性,比如優(yōu)化盲道的材質選擇,使其更耐用且觸感更清晰,提升視障人士的使用體驗。
樂山市有著秀美的自然風光和深厚的文化底蘊,相信通過對盲道等無障礙設施的不斷完善,能讓這座城市更加溫暖、包容,為每一位市民,包括視障人士,提供更便捷、安全的出行環(huán)境,真正實現(xiàn)“無礙”通行,讓城市文明在細節(jié)中閃光。
 
	   	   
社會實踐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