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社會實踐——基層教育服務實踐團助力中小學生“三翼”成長
    
	來源:麗水學院學科護航·安全筑網·文化潤心”——基層教育服務實踐團楊雨萱
 
	            為激發學生學習熱情,傳承本土文化,強化學生防范意識,6月22日,麗水學院人文學院學科護航·安全筑網·文化潤心”——基層教育服務實踐團的14名成員,深入麗水市燈塔社區及五里亭黨群服務中心,成功開展暑期特色教學實踐活動。實踐團隊以熱情與智慧,精準聚焦中小學生群體,為更多的孩子點亮了假期的智慧與快樂之光,增強了孩子們的安全意識和文化認同。
  6月22日上午,團隊首站走進麗水市燈塔社區。針對中小學生學習情況,團隊開展了豐富多彩的英語課堂活動,成員們采用游戲教學法,將英語語法、詞匯融入情景對話與互動游戲中,通過單詞卡片、動畫繪本等道具讓枯燥的知識點變得生動有趣。活動現場,孩子們積極參與“單詞接龍”“角色扮演”等互動游戲,現場氣氛尤為熱烈。成員們耐心細致的講解與妙趣橫生的互動有效激發了孩子們對英語學習的興趣。
  同日下午,團隊第二站抵達麗水市五里亭黨群服務中心,為中小學生開設傳統文化體驗活動和暑期安全教育活動。在傳統文化體驗環節,成員們通過PPT講述了植物拓染的歷史來源并展示了制作方法,帶領學生自行選擇植物進行拓染,創作了獨一無二的作品。一位小朋友舉著作品驕傲地說道:“我要把這個包送給媽媽。”活動尾聲,團隊成員們發放了自制文化問卷,對比分析活動前后的數據發現,學生們對植物拓染所蘊含的本土文化在歷史淵源、工藝價值及當代意義等方面的認識均有顯著提升,能準確描述其文化特征的學生由30%提升至近85%。在暑期安全教育活動中,團隊圍繞溺水、詐騙等高發安全問題,通過播放反詐動畫、組織“安全飛行棋”問答游戲,在生動形象的講解與積極活躍的互動中,帶領孩子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防騙、交通及居家安全知識的核心要點。此外,成員們還設計了情景模擬環節,孩子們踴躍參與,在實操中學習自救方法和防詐騙手段,將抽象的知識內容轉化為實踐技能。
  本次的實踐活動在歡樂的氛圍中告一段落。團隊成員充分發揮各自專業特長,將學科知識、安全教育和文化傳承有機結合,不僅助力學生暑期成長,也為基層服務積攢了經驗。未來,團隊將繼續奔赴更多社區,不斷創新宣傳載體,拓寬服務覆蓋面,為更多孩子的假期注入更多的活力與色彩。
	   	   
社會實踐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