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找家政照顧老人,總擔心服務不到位,現在有了明確的標準,我們也能放心了。”在上海市虹口區某社區調研現場,一位老年居民對上海立信會計金融學院學子開展的家政養老服務標準化實踐項目贊不絕口。2025年暑期,該校會計學院“耆護家政”實踐團隊走進多個社區,以實際行動破解家政養老服務難題,為老年群體托起“頤養無憂”的幸福生活。
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加速,家庭養老功能弱化,社區家政養老成為重要補充。國家發展改革委等11部門印發的《關于推動家政進社區的指導意見》明確提出,要通過家政服務擴大居家養老供給;2025年中央一號文件亦強調“家政下沉”與“優化養老服務體系”。在此背景下,上海立信學子聚焦本地社區家政養老服務現狀,開展專項調研與實踐創新。
團隊成員來自會計、審計等專業,憑借扎實的專業知識與調研能力,形成了“調研-分析-建模-落地”的實踐路徑。在黃浦區某社區,團隊實地考察家政人員的助餐服務流程,發現存在食材搭配不科學、送餐時間不固定等問題;在金山區某社區,調研顯示老年群體對醫療護理服務需求強烈,但本地家政人員專業能力難以滿足。“城鄉差異、專業缺口、標準缺失,是我們調研中發現的三大核心問題。”團隊成員說。對這些問題,團隊結合修正后的SERVQUAL模型,從有形性、可靠性、響應性等維度,構建評價體系。
目前,團隊已完成對上海三個區12個社區的調研,形成初步的草案,并與部分社區、家政企業達成合作意向,計劃后續開展標準試點應用。“我們希望通過標準化建設,讓家政養老服務更專業、更規范,讓老年人在熟悉的社區里安享晚年。”團隊負責人表示,未來還將通過線上線下結合的方式,宣傳推廣實踐成果,為更多地區提供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
此次實踐項目不僅是高校人才培養與社會需求對接的生動體現,更彰顯了青年一代對民生問題的關注與擔當。上海立信會計金融學院相關負責人表示,學校將持續支持此類社會實踐,鼓勵學子立足專業、服務社會,為解決民生難題、推進中國式現代化貢獻高校力量。
作者:陳雅涵,郎鏡澤
來源:上海立信會計金融學院會計學院社會實踐團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