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5日,南京師范大學金陵女子學院“螢火之光”調研團隊走進界牌鎮文化站,跟著“鹽小勺”探秘灘涂精靈的奇妙世界。在濱海縣界牌鎮新時代文明實踐所里,一場關于“灘涂精靈”勺嘴鷸的奇妙課程熱鬧開啟。這里聚集了一群對自然充滿好奇的小朋友,共同走進勺嘴鷸的世界,揭開這一珍稀鳥類的神秘面紗。
初見 “鹽小勺”,開啟奇妙旅程
“我不是菜鳥,我叫鹽小勺。我是鹽城的,也是世界的……”課程一開始,一只可愛的“勺嘴鷸形象——鹽小勺”就吸引了大家的目光。陳老師拋出的第一個問題“勺嘴鷸的嘴巴和常見的鳥有什么不同?”瞬間點燃了現場的熱情。
通過展示清晰的圖片,大家看到勺嘴鷸那獨特的勺子般的嘴巴,前端扁平寬闊,在鳥類中獨一無二,這也是它最有趣的特征。緊接著,老師又提出了關于勺嘴鷸體型、冬夏季羽毛特征的問題,大家紛紛開動腦筋,積極思考。

生活習性大揭秘,感受自然智慧
勺嘴鷸高度依賴濕地環境,主要棲息于沿海灘涂、河口鹽沼等地,這里豐富的底棲生物為其提供了充足的食物。
覓食時,它會用勺子嘴輕插泥灘,左右擺頭靠觸覺感知獵物,小蝦、蟹類、貝類、昆蟲幼蟲等都是它的美食。它還常在淺水中慢步,發現獵物便迅速出擊。而且勺嘴鷸喜歡群居,在遷徙停歇地和越冬地,一般小群或者單獨活動。更有趣的是,它的作息會根據潮位的變化進行調整,確保在合適的時間找到食物,充分展現了自然賦予的生存智慧。
遷徙之旅不易,生存現狀堪憂
勺嘴鷸堪稱 “旅行家”,每年都要進行超 1 萬公里的長途遷徙。它們夏季在俄羅斯西伯利亞東北部凍原繁殖,入秋后開啟南遷,途經我國渤海灣、江蘇鹽城等沿海濕地,最終抵達東南亞、南亞等地越冬。
然而,遷徙途中危機四伏。停歇地濕地遭破壞、污染導致食物難覓,海上風暴還可能將它們卷入波濤,許多勺嘴鷸因此夭折。目前,全球勺嘴鷸的數量非常少,僅僅幾百只,比學校的學生總數還少 443 只,它不僅是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在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中也被標注為“極危”級別。
互動樂趣多,共護 “小精靈”
課程中還設置了精彩的互動游戲 “猜數量”。大家興致勃勃地參與其中,當得知勺嘴鷸數量如此稀少時,都露出了驚訝和惋惜的表情。
隨后,大家還畫出“鹽小勺”的畫像,制定保護行動計劃,明確個人與集體的責任與行動方向。不少人還寫下想對勺嘴鷸說的話,表達對這一“灘涂精靈” 的關愛。




此次在濱海縣界牌鎮人民政府文化站開展的勺嘴鷸保護教育課程,讓大家深入了解了勺嘴鷸的生活習性、生存現狀和面臨的危機,也激發了大家保護野生動物的責任感。讓我們一起行動起來,守護勺嘴鷸的家園,讓這可愛的“鹽小勺” 能夠在自然界中自由翱翔。
供稿人:陳楚儀
編輯人:陳楚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