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10日,南京師范大學金陵女子學院“螢火之光”暑期實踐團隊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伊犁哈薩克自治州新源縣未成年人保護中心開展以“兒童托管服務調研”“生命幸福教育”和“志愿服務實踐”為主題的多維度社會實踐活動。實踐團隊關注兒童成長需求,傳遞溫暖與關愛,助力構建兒童友好型社區環境。
一、調研先行,精準對接社區托管需求
實踐團隊首先通過線上發放《社區兒童托管服務調查問卷》,廣泛收集社區居民對兒童托管服務的真實需求。問卷涵蓋托管時段、服務內容、費用承受力等多個維度,為后續服務設計提供數據支持。初步結果顯示,多數家庭對課后托管、作業輔導、興趣課程等存在較強需求,尤其在雙職工家庭中更為突出。實踐團隊根據問卷結果設計活動策劃方案,使之更契合孩子們的成長需求。
二、心理賦能,開展生命幸福主題教育
在新源縣未成年人保護中心,團隊策劃并實施了以“做一株向陽而生的玫瑰”為主題的心理健康課堂。通過講述《小王子》《活了100萬次的貓》等經典故事,引導孩子們理解生命的獨一無二與幸福的可塑性。活動中,孩子們在志愿者的陪伴下繪制“生命線”與“幸福泡泡”,在互動中學會表達情感、規劃未來,增強自我認同與幸福感。
三、溫情陪伴,走進福利院踐行志愿精神
實踐團隊還前往市福利院開展為期數日的志愿服務。通過陪伴閱讀、手工制作、游戲互動等形式,與孩子們建立深厚的情感聯結。志愿者們不僅在活動中傳遞關愛,更在反思中深化了對“助人即自助”的理解。隊員赫芊芊在實踐心得中寫道:“我們總以為自己是給予者,卻忘了愛從來都是雙向奔赴的旅程。”
四、總結展望,推動服務常態化與專業化
此次社會實踐活動不僅為社區與福利院的孩子們帶去了溫暖與陪伴,也讓南京師范大學金陵女子學院“螢火之光”暑期實踐團隊的隊員們在實踐中深化了對社會責任的理解。通過此次實踐,隊員們不僅提升了組織協調、溝通表達等綜合能力,更在服務中堅定了“用愛照亮成長”“以螢火之光聚關愛火光”的初心。他們用實際行動詮釋了新時代青年的責任與擔當,為構建和諧社會貢獻青春力量。
通訊員 陸欣
供稿人 赫芊芊
編輯人 陸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