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讓大學生近距離感受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獨特魅力,南通理工學院機械工程學院青衿尋脈文化傳承隊開展了以學習南通非遺藍印花布為主題的暑期社會實踐活動。隊員們前往南通市唐閘古鎮藍印花布非遺傳承基地,開啟了一場探尋藍印花布文化密碼的旅程。
唐閘古鎮作為南通工業歷史的重要見證地,承載著豐富的文化底蘊,而藍印花布非遺傳承基地便坐落于此,這里保存著眾多珍貴的藍印花布藏品和傳統制作技藝。到達基地后,隊員們受到了基地負責人的熱情接待。負責人首先向大家詳細介紹了藍印花布的制作流程,從紋樣設計、刻板、刮漿,到染色、晾曬、去漿等每一個環節,都講解得細致入微。他強調,藍印花布以棉織物為原料,采用植物靛藍染色,整個制作過程綠色環保,對人體無害,這也是其歷經數百年依然受到人們喜愛的重要原因之一。“每一塊藍印花布都凝聚著匠人的心血,刻板時的一刀一劃,染色時對溫度和時間的精準把控,都考驗著制作者的耐心和技藝。”負責人的話語讓隊員們對這門傳統技藝有了更深刻的認識。
在負責人的帶領下,隊員們參觀了基地內收藏的藍印花布展品。這些展品涵蓋了被面、頭巾、服飾、壁掛等多種類型,上面的紋樣豐富多樣,有寓意吉祥的龍鳳呈祥,有展現自然之美的花鳥魚蟲,還有充滿生活氣息的民俗場景。那純凈的藍白兩色,在匠人的巧手下勾勒出一幅幅生動的畫面,散發著質樸而典雅的韻味,讓隊員們不禁為傳統工藝的精妙所折服。
參觀過程中,基地負責人還熱情邀請大學生們試穿藍印花布服飾。當隊員們穿上那一件件帶有獨特花紋的藍印花布衣裳時,仿佛穿越了時空,親身感受到了傳統文化的魅力。負責人表示,希望通過這樣的活動,讓更多的年輕人了解和喜愛藍印花布這一非物質文化遺產,把這份文化瑰寶宣傳出去,讓非遺被更多人認識、關注和傳承。
此次暑期社會實踐活動,不僅讓南通理工學院機械工程學院青衿尋脈文化傳承隊的隊員們深入學習了南通非遺藍印花布的知識和技藝,更增強了他們的文化自信和傳承意識。隊員們紛紛表示,將把這次活動的所見所聞所感分享給身邊的人,為藍印花布的傳承和發展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通訊員:周紫怡,盧柯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