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確保暑期社會實踐活動順利開展,凝聚團隊力量,明確實踐目標,8月16日,長安大學水利與環境學院“青春繪綠礦筑夢古榆鄉”暑期社會實踐隊于學院會議室召開出發前籌備會議。全體實踐隊員參會,隊長主持會議并就實踐期間的注意事項與行程安排進行詳細講解。
會議伊始,隊長首先強調了本次暑期社會實踐的核心意義。他指出,“青春繪綠礦筑夢古榆鄉”實踐活動以“綠色礦山建設”與“鄉村生態發展”為雙主線,旨在讓隊員們將專業知識與基層需求相結合,在古榆鄉的實踐場景中踐行生態文明理念,同時為當地生態保護與產業發展貢獻青春力量。“每一位隊員都是長安大學水環人的代表,既要展現專業素養,更要傳遞青年擔當。”隊長的話語為在場隊員注入了強勁動力。

圖為出征會議
在
注意事項講解環節,隊長從安全、紀律、專業三個維度展開,覆蓋實踐全程的關鍵細節。安全方面,他重點強調了交通出行、野外調研、飲食住宿等環節的防護要點,要求隊員統一購買短期意外險,每日晚間提交安全報備信息,并現場演示了應急藥品的使用方法;紀律方面,明確了團隊作息時間、著裝規范與言行準則,要求隊員嚴格遵守當地風俗習慣,尊重基層工作人員與村民,樹立大學生實踐團隊的良好形象;專業方面,提醒隊員提前梳理水文監測、環境評估等相關專業知識,攜帶必要的調研工具與設備,確保實踐數據的準確性與調研報告的專業性。
隨后,隊長結合實踐目的地古榆鄉的實際情況,發布了
詳細的行程安排。據悉,本次實踐活動為期7天,將分為“調研摸底—實踐服務—總結宣傳”三個階段推進:8月20日至21日為調研階段,隊員將深入古榆鄉礦山遺址與周邊村落,開展綠色礦山建設現狀調研、水資源質量檢測與村民生態需求訪談;8月22日至24日為實踐服務階段,團隊將聯合當地政府開展“綠色礦山科普宣講會”,為村民講解生態保護知識,并協助當地完成礦山復綠區域的植被養護與水質監測工作;8月25日至26日為總結宣傳階段,隊員將整理調研數據,形成實踐報告,并通過短視頻、公眾號推文等形式,宣傳古榆鄉生態建設成果與實踐隊服務事跡。
會議過程中,隊員們認真記錄要點,針對行程細節與實踐難點積極提問。“在野外水質檢測時遇到復雜地形該如何應對?”“科普宣講會如何更好地吸引村民參與?”面對隊員們的疑問,隊長逐一耐心解答,并組織小組討論,鼓勵隊員結合專業特長分工協作,提前制定應對方案,F場氛圍熱烈,充分展現了實踐隊成員的積極性與凝聚力。
會議最后,隊長進行總結動員。他表示,前期的充分準備是實踐活動成功的基礎,希望全體隊員以此次會議為起點,進一步明確任務、壓實責任,在實踐中做到“多看、多聽、多學、多做”,既要完成既定目標,更要在基層實踐中錘煉本領、增長見識。隊員們紛紛表示,將嚴格遵守團隊紀律,以飽滿的熱情投入到實踐活動中,用實際行動詮釋“青春繪綠礦,筑夢古榆鄉”的主題,為生態文明建設貢獻長安大學水環學子的力量。
目前,實踐隊已完成物資采購、安全培訓、方案優化等前期準備工作,將于8月20日正式啟程前往古榆鄉,開啟暑期社會實踐之旅。

圖為出征前團隊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