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0日,長安大學水利與環境學院“青春繪綠礦筑夢古榆鄉”暑期社會實踐隊按計劃自內蒙古鄂爾多斯市啟程,順利抵達陜西省神木市。隊員們稍作休整后,便奔赴本次行程的重要一站——國家能源集團“煤炭開采水資源保護與利用全國重點實驗室”,開展參觀學習與專業交流活動,深入理解煤炭綠色開采中水資源保護與利用的核心技術與創新實踐。
在實驗室相關負責人的引導與細致講解下,實踐隊先后參觀了多個高水平科研實驗平臺。在礦井水水質分析與處理技術實驗室,隊員們近距離觀察了用于分析礦井水化學成分的高精度儀器,了解了礦井水從“廢水”到“資源”的預處理、深化處理及回用技術的全過程,對礦井水凈化處理的技術難點與創新解決方案有了直觀認識。
隨后,隊員們走進了土壤-植物分析測試科研實驗室。這里圍繞礦區生態修復,開展著系統的土壤特性與植被恢復關系研究。實踐隊認真學習了科研人員如何通過實驗分析評價復墾土壤質量、篩選耐性植物物種,以及如何科學評估植被對改良礦區生態環境的作用,進一步鞏固了在鄂爾多斯沙地實踐中獲得的相關知識。
最令隊員們感到震撼的是模擬采礦地層變化與礦區水處理利用的實驗系統。通過大型物理模擬裝置,研究人員能夠動態演示煤炭開采過程中地層的移動、裂隙發育規律及其對地下水系統的影響,并測試多種保水采煤技術與水處理工藝的效果。這種高度仿真的實驗場景,使同學們對“減損開采”與“水資源保護”協同的技術理念有了前所未有的深刻理解。
參觀結束后,實踐隊全體成員與實驗室研究人員進行了親切交流并合影留念。隊員們紛紛表示,此次參觀學習是一次寶貴的“第二課堂”,不僅拓展了學術視野,見證了國家在能源領域水資源保護與利用方面的重大科技布局與創新成果,更激發了自己投身專業學習、未來服務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的責任感與使命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