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紅的七月,懷著將所學服務于社會、在實踐中歷練成長的渴望,我與實踐團隊的同學們一同來到了山東省菏澤市定陶區。我們此次社會實踐的任務,并非高深莫測的科研攻關,而是關乎千家萬戶平安幸福的“小事”——普及安全知識,筑牢生命防線。
定陶,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穿行于城區整潔的街道,感受著現代化建設的步伐;漫步于鄉村的田埂巷陌,又被其淳樸的民風所感染。然而,在與當地相關部門初步對接和前期調研中,我們意識到,與經濟快速發展相伴的,是公眾安全意識仍需普遍提升的現實需求。無論是城鎮社區居民對家庭用電用氣、高層消防存在的模糊認識,還是鄉村地區留守兒童和老人對防溺水、防詐騙知識的相對匱乏,都讓我們深感肩上責任的沉甸。這是一片充滿生機與希望的土地,我們的到來,就是希望能為這片土地的平安祥和貢獻一份青春的智慧和力量。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我們深知,照本宣科式的宣講效果必然有限。為了讓安全知識真正入耳、入腦、入心,我們團隊做了大量準備工作:我們仔細研究定陶當地常見的安全隱患類型,結合夏季特點,將防溺水(尤其關注周邊坑塘、河流)、防中暑、雷電防護、交通安全(特別是農村地區的電動三輪車出行安全)以及近期高發的電信網絡詐騙案例作為重點內容。團隊成員努力學唱幾句山東方言,力求用最樸實、最親切的多土語言與鄉親們溝通,拉近距離,消除隔閡。
離開定陶時,夕陽為這座古城披上了金色的光輝。我們知道,短短數日的實踐,所能覆蓋的范圍和產生的影響是有限的,安全意識的提升是一項長期而系統的工程。但我們相信,我們播撒下的安全種子,已在定陶的某些角落悄悄發芽。它可能是一個孩子記住了溺水的危險,可能是一位老人避免了一次詐騙,可能是一個家庭排除了火災隱患。
這次社會實踐結束了,但我們關注安全、服務社會的腳步不會停止。我們將帶著在定陶收獲的感動、成長與思考,繼續前行,努力學好本領,未來在更廣闊的天地里,繼續為守護人民的安全與幸福貢獻青春力量。心系安全,情滿定陶,這趟旅程,必將成為我們青春記憶中璀璨的一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