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8日,長安大學材料學院“集料經緯掃描乾坤”社會實踐隊在張雷老師的帶隊下,赴陜西交控新材料有限公司實地實驗區開展調研活動。
陜西交控新材料有限公司是專業從事特種建筑材料研發與生產的高新技術企業,核心產品包括特種混凝土、各類減水劑、水性功能涂料及工程膠粘劑等。實踐隊依托于己項目”集料千分尺”(基于三維曲率擬合技術,致力于集料形態分析的一體化智能檢測設備),赴陜西交控新材料有限公司進行技術與經驗學習。
活動伊始,陜西交控新材料有限公司公司研發部副部長山穎獲對實踐隊的到訪表示歡迎,并圍繞企業發展歷程、核心業務架構及技術創新成果展開系統介紹,企業始終以“材料創新驅動交通基礎設施提質增效”為發展理念,近年來在新型復合材料研發、廢舊路面材料循環利用等領域取得的突破性進展。
參觀實踐地
研發-測試-轉化完整鏈條 在山部長的專業引導下,實踐隊深入實驗區開展實地考察,從原材料性能檢測實驗室到模擬極端環境的路面耐久性測試平臺,從新型材料配比研發中心到中試生產線,形成了完整的研發-測試-轉化鏈條,這讓實踐隊員在實驗室學到的知識進一步深入實踐。
在山部長的親自引導和講解下,師生們深入公司生產車間一線。參觀了公司的多項核心技術與產品應用,包括:大噸位預應力碳纖維板加固成套技術;水性功能涂料;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土壤固化技術。調研過程中,隊員們積極發問,山部長就改性材料研發中的相容性難題、功能性集料產業化的成本控制、新型材料在特殊地質條件下的適應性等專業問題展開解答,既回應了理論學習中的困惑,也為學生未來的科研方向提供了實踐參考。
圖1陜西公司技術人員就實地模型向實踐隊進行深入介紹
校企面談
雙方共享調研經驗 調研后期,實踐隊與企業管理層舉行座談交流。座談會上,學生代表結合實地觀察與專業思考,系統反饋了本次調研的收獲:通過近距離接觸材料研發全流程,不僅對交通新材料的工程應用場景形成了立體認知,更通過技術參數與工程效果的對應分析,深刻理解了“實驗室成果-中試優化-產業應用”的轉化邏輯,直觀感受到科技創新對推動行業從“規模擴張”向“質量提升”轉型的核心驅動作用。山部長對實踐隊展現出的專業素養、問題意識及探究精神給予高度評價,并鼓勵同學們努力學習專業知識,為交通材料領域的創新發展貢獻力量。
圖2陜西交控新材料有限公司代表與長安大學實踐隊面對面交流
校企合作
助力交通材料創新發展 習近平總書記曾說:“當代青年知識分子要成才,唯一正確的道路就是深入實際,結合工農,繼承和發揚愛國主義的優良傳統,肩負起振興中華的歷史使命。這既是‘五四’以來中國青年運動的主流,也是當代青年運動的方向,是青年一代成才的必由之路。”
圖3陜西交控新材料有限公司代表與長安大學實踐隊留影
此次社會實踐活動既是一次生動的實踐教學活動,更是協同育人模式的具體探索。雙方表示,今后將搭建常態化溝通平臺,為交通領域的發展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