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參觀黨史紀念館對青年思想道德價值觀的影響
黨史紀念館作為系統呈現中國共產黨百年奮斗歷程的重要載體,既是歷史的“檔案館”,也是精神的“傳承地”。在思想文化多元交織的當下,組織青年參觀黨史紀念館,通過具象化的歷史場景、實物展品與精神敘事,對其思想道德價值觀的塑造具有深刻而持久的影響。這種影響不僅體現在對歷史認知的深化,更貫穿于理想信念的確立、道德品質的培育與責任擔當的激發。
一、黨史紀念館的歷史敘事為青年價值觀提供認知根基
黨史紀念館以時間為軸、事件為點,系統展現了中國共產黨從誕生、發展到壯大的壯闊歷程:從嘉興南湖紅船的星星之火,到井岡山根據地的艱苦創業;從長征路上的生死抉擇,到延安時期的作風錘煉;從新中國成立的改天換地,到改革開放的破冰前行,再到新時代的偉大變革。這些歷史片段通過文物、影像、場景復原等方式,構成了立體可感的“歷史教科書”。
青年正處于價值觀形成的關鍵階段,其對世界的理解需要具體的歷史支撐。在黨史紀念館中,青年不再是通過抽象文字學習歷史,而是能直面泛黃的手稿、銹跡斑斑的武器、老一輩革命家的生活用品等實物,這些“帶著溫度的歷史見證”讓百年黨史從書本走向現實。例如,看到紅軍過草地時用的皮帶、延安時期軍民共紡的棉紗,青年能直觀體會“艱苦奮斗”的內涵;通過“兩彈一星”研發者的工作日記,能真切感受“自力更生”的力量。這種沉浸式體驗幫助青年厘清歷史脈絡,理解“中國共產黨為什么能”的深層邏輯,從而為其價值觀構建奠定堅實的歷史認知根基。
二、黨史紀念館的精神譜系強化青年理想信念教育
理想信念是思想道德價值觀的核心,而黨史紀念館正是革命精神與時代精神的“集中陳列館”。從紅船精神的“開天辟地、敢為人先”,到井岡山精神的“堅定信念、攻堅克難”;從“兩彈一星”精神的“熱愛祖國、無私奉獻”,到改革開放精神的“敢闖敢試、勇于創新”,再到脫貧攻堅精神的“上下同心、精準務實”,這些精神譜系既一脈相承又與時俱進,共同構成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之源。
青年在參觀過程中,通過與精神符號的對話,能將抽象的理想信念轉化為具體的情感共鳴。當看到李大釗、瞿秋白等革命先烈面對酷刑堅貞不屈的史料時,青年會被“革命理想高于天”的信仰力量震撼;當了解到焦裕祿“心中裝著全體人民、唯獨沒有他自己”的事跡時,會對“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產生深刻認同。這種基于歷史事實的精神洗禮,比單純的理論說教更具穿透力,能引導青年將個人理想融入民族復興的偉大事業,增強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信念與對共產主義遠大理想的追求。
三、黨史紀念館的道德實踐引領青年道德品質養成
道德品質的培育離不開榜樣的示范,黨史紀念館中大量共產黨人的道德實踐,為青年提供了可學可鑒的行為標桿。從“不拿群眾一針一線”的嚴明紀律,到張思德“為人民服務”的平凡堅守;從雷鋒“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為人民服務中去”的奉獻精神,到王進喜“寧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擔當品格,這些具體的道德實踐構成了共產黨人的精神操守。
青年在參觀時,通過了解革命先輩的道德選擇,能明晰“應當如何做人、如何行事”的價值準則。例如,在“半條棉被”的展品前,青年能體會到共產黨人“與人民同甘共苦”的魚水深情,理解“友善”“互助”的道德分量;在楊善洲“退休后綠化荒山22年”的事跡展中,能感悟“敬業”“奉獻”的深刻內涵。這種以榜樣為鏡的道德教育,能幫助青年提升道德判斷力,自覺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的“愛國、敬業、誠信、友善”內化為行為準則,在日常生活中踐行高尚道德。
四、黨史紀念館的時代啟示激發青年責任擔當意識
歷史是現實的源頭,現實是未來的歷史。黨史紀念館不僅記錄過去,更通過歷史與現實的對話,為青年提供時代啟示:百年成就的取得,靠的是一代又一代人的接續奮斗;民族復興的征程,需要青年接過歷史的接力棒。
在參觀過程中,青年通過對比黨史中的奮斗場景與當下的發展成就,能深刻認識到“幸福是奮斗出來的”。看到革命先輩在艱苦條件下創造的奇跡,會反思自身在優渥環境中是否存在懈怠;了解到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從“趕上時代”到“引領時代”的跨越,會增強對國家發展的信心;面對新時代脫貧攻堅、科技創新等領域的成就,會更加清晰自身肩負的使命。這種認知會轉化為具體的行動自覺——有的青年在參觀后投身基層志愿服務,有的立志攻克科研難題,有的在學業中更加刻苦。可見,黨史紀念館的時代啟示能有效激發青年的責任擔當,推動其將個人成長與社會進步、國家發展緊密結合。
五、總結
黨史紀念館作為涵養青年思想道德價值觀的重要陣地,其作用既體現在歷史認知的深化,也體現在精神力量的傳承。通過參觀黨史紀念館,青年能在歷史敘事中筑牢認知根基,在精神譜系中堅定理想信念,在道德實踐中提升品格修養,在時代啟示中強化責任擔當。因此,應進一步發揮黨史紀念館的教育功能,創新展陳方式與互動形式,讓青年在與歷史的對話中汲取成長力量,成長為具有堅定信仰、高尚品德、強烈擔當的新時代青年,為民族復興貢獻青春力量。
社會實踐推薦
- 挺膺擔當傳承志 青春賦能非遺新篇章
- 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和文化傳承發展的重要指示精神,牢牢把握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的“魂脈”與中
- 0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