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弘揚民族文化,增進青少年對少數民族文化的了解與認知,2025年8月7日,南京師范大學泰州學院“紅石榴”志愿隊走進江蘇省無錫市宜興市智學托管,開展以“小手牽民族·民族文化初體驗”為主題的實踐活動。團隊通過文化宣講、知識訪談、特色服飾手工制作及趣味語言互動,為當地的青少年帶來了一場有關高山族文化的知識盛宴,讓民族文化的種子在孩子們心中生根發芽。

活動伊始,志愿隊以一段高山族文化視頻拉開帷幕。視頻中,高山族色彩鮮艷、風格獨特的服飾,充滿力量與美感的傳統舞蹈,以及高山族同胞在臺灣地區的生活場景一一呈現,帶領孩子們初步走進高山族的世界。活動中,孩子們在觀看相關內容時,注意力始終集中,這一過程為后續深入了解高山族文化形成了必要基礎。志愿隊成員圍繞高山族文化展開全方位宣講,從建筑特色,如阿美族別具一格的集會所,到傳統節日,重點講解熱鬧非凡、承載豐收喜悅與祖先祭祀意義的豐年祭,再到獨特民族習俗,像日常禮儀、圖騰崇拜等,進行了細致且生動的講解。

在民族語言教學環節,選取“你好(ki non a)”“謝謝(ayon)”“再見(mianway)”等簡單實用的高山族日常用語,通過拼音標注、發音示范和逐字領讀等方式,讓孩子們學習發音與含義。期間,穿插“你說我猜”“快速搶答”等語言小游戲,志愿團隊成員用高山族語說詞語,孩子們搶答漢語意思,極大活躍課堂氛圍,加深孩子們對高山族語言的記憶理解,讓原本陌生的民族語言變得鮮活有趣 。

隨后,志愿隊組織手工制作活動。引導孩子們依據高山族服飾上典型的幾何紋、動物紋,發放彩色紙張、彩筆、剪刀、膠水等材料,鼓勵孩子們充分發揮想象力與創造力,制作簡易高山族頭飾和服飾模型。過程中,孩子們或專注勾勒圖案,或相互交流創意,將對文化的認知轉化為親手創作的成果 。

實踐訪談環節,志愿隊圍繞少數民族相關話題與孩子們交流。對比此次民族小課堂與平時上課的差異,孩子們覺得更輕松,還能看到少數民族語言視頻,其中不少孩子偏愛手工制作部分,說到對高山族語言視頻的理解與感受,孩子們坦言起初基本聽不懂,但是覺得新奇,具有較強的民族文化學習的興趣。

此次實踐活動獲得智學托管負責人的高度認可,稱贊志愿隊“用有趣的方式給孩子打開了民族文化新窗口” 。孩子們參與度高,從最初從未聽說過高山族,到活動后能表達簡單的高山族日常用語、描述服飾特點。南京師范大學泰州學院紅石榴志愿隊通過豐富的實踐形式,不僅讓孩子們接觸到高山族文化,更激發了孩子們對多元民族文化探索的興趣,在青少年心中播撒下民族文化交流、交融的種子。(撰稿:丁力 楊茜如 供圖:楊傳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