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期間,河南中醫藥大學“杏林丹若坊”工作室的“同心”與“鑄夢”兩支實踐團隊,分別赴新疆和田地區和田縣及昌吉回族自治州瑪納斯縣,開展“推普助力鄉村振興”專項實踐活動。團隊結合中醫藥特色優勢,深入基層開展語言服務、文化傳播與技能培訓,以推廣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構筑溝通橋梁,助力鄉村振興戰略實施。
一、深入調研,精準掌握需求

團隊綜合運用一對一入戶訪談、社區座談、線上問卷等形式,面向當地學前兒童、青壯年勞動力、留守老人等重點群體,系統開展國家通用語言文字使用現狀與需求調研,收集有效問卷2000余份,為分析當地語言狀況、制定針對性推廣策略、評估實施成效提供了重要參考。
二、誦讀經典,增進文化認同

團隊在和田縣百和鎮沙田社區及瑪納斯縣組織“典耀中華”經典誦讀活動,指導中小學生及社區居民規范發音、把握語調、表達情感、誦讀經典,讓參與者在瑯瑯書聲中深刻感受中華文化的魅力,在潛移默化中增進文化認同。團隊成員還與當地中小學教師圍繞中華經典誦寫講大賽相關內容進行經驗交流分享。
三、技術賦能,提升應用能力

針對干部群眾和社區居民的日常交流需求,團隊在百和鎮及瑪納斯縣開設“AI+推普”系列實用技能培訓,為當地村鎮基層干部與教師提供AI賦能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應用能力提升、新媒體運營指導、數字化辦公技能培訓等課程,系統講授AI軟件在公文處理、信息傳播、數字化辦公等場景的應用,助力當地干部提升溝通效能與服務能力。
四、專業融合,傳播中醫藥文化

團隊發揮專業優勢,圍繞中醫藥文化開展知識講座、中醫養生科普、八段錦教學等專題課程,用貼近生活的語言和實例,讓村鎮干部、農牧民群眾、中小學生深入了解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感受中醫藥彰顯的中華文明內涵,探尋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精髓。
五、不忘初心,賡續紅色血脈

實踐團隊充分利用當地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歷史文化教育基地開展實踐研學。團隊教師以衛國戍邊英雄事跡為榜樣,講述各族人民團結奮斗的歷史故事,引導師生弘揚忠誠擔當的家國情懷。團隊還赴和田博物館、和田地區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主題宣傳教育館、八路軍駐新疆辦事處紀念館、烏魯木齊市博物館、新疆兵團軍墾博物館、樂土驛新疆驛站博物館等地開展研學,深入了解新疆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歷史脈絡、考古實證及文化遺產,感悟“熱愛祖國、無私奉獻、艱苦創業、開拓進取”的兵團精神,凝聚團結奮進力量。
河南中醫藥大學“杏林丹若坊”工作室“推普助力鄉村振興”社會實踐活動,展現了高校在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中的積極作用。團隊將持續深化校地合作,完善長效機制,不斷加大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推廣力度,促進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貢獻力量。